生活在农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 科技信息不发达,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农村老人们更喜欢用自己的智慧和语言,对一些自然现象以及人情事物做出自己的总结,这也就是咱们所说的农村俗语,在没有更多获取信息渠道的时候,一些俗语还被当作重要参考,给人们的生产劳作以及待人接物起着指导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早已经不需要这些俗语当作参考了,但仍有一些朗朗上口的话流传下来在民间传颂,就好比今天这句”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 气,时间是在每年公历3月20日左右,这一天是平分一年中寒暑和一天中白夜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白昼渐渐变得更长,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天气越来越暖和。清明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紧随春分之后的一个节气,时间大致时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和春分挨得很近,比如2019年的春分时间是3月21日,清明时间是在4月5日。

第二,春分有雨到清明。春分时节 是太阳直射地球赤道,所以世界各地的昼夜都是非常平均的,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变化,所以温度上升,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春季,在古代春分的时候出现“玄鸟至,雷乃发声”,意思是春天来了,所以燕子飞回来了,同时人们也会经常听到打雷的声音。在这个季节雨水开始增多了,根据以前人们的观察,如果说春分这一天要是下雨的话,那么整个节气之间直到下一个节气都会出现阴雨的现象,类似还有“春分阴雨天,春季雨不歇”这样的说法。

第三,清明下雨无路行。春分由于 多雨,那么导致了整个春分节气雨水都比较多,等到了清明的时节,又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因为温度的上升,容易将地面上的水分蒸发到空中,并且在四月份的时候,陆地上的冷空气经常交汇,所以非常容易下雨,这也就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那么这两个时节都有雨,肯定会导致道路非常泥泞,人们无法出行了,这也算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