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学旅行︱让学习发生在更深、更高处

 叶老师YP 2019-03-23

 / 陈光春  图片 / 网络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领导人曾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了让学生接触自然和社会,增进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自理自立、文明礼貌、互勉互助等优秀品质,2016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1

研学旅行纳入教学计划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就有游学之风,既读万卷书,更行万里路。

孔子携弟子周游列国,宣传礼乐考察风情;

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印度,克服万难险阻取回佛经;

诗仙李白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谱写了清新灵动、豪放飘逸的不朽诗歌;

沈括从小随父游历,成人之后笔记游历所见所闻所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终成“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梦溪笔谈》;

徐霞客胸怀“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远大夙愿,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事一记、一景一画,著有传世之作《徐霞客游记》。

现代“修学旅行”一词则源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经济上“殖产兴业”,文化上“文明开化”,发展现代教育,鼓励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培养现代化人才。教学大纲规定中小学生借助当地的文化资源,从本市到全国、直至世界范围每年做一次为期数天的社会学习,提高文化修养,谓之“修学旅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逐渐增加,休闲旅游逐渐成了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首个“修学旅行中心”于2003年在上海成立,该中心还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出版了《修学旅行手册》,倡议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区联合打造华东研学旅行文化游黄金线路。2006年山东曲阜举办了“孔子修学旅行节”,这是第一个修学旅行节庆活动,藉此弘扬中国儒家文化。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研学旅行逐步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视野。2008年,教育改革的先行省份——广东省,率先把“研学旅行”写进中小学的教学大纲,并将“研学旅行”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之一。

为了扩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教育部门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举措。2012年以来,国家在全国选取了8个省(区、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工作,同时选定了12个地区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验区。在“研学旅行”试点实验阶段,各地各单位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

在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2月2日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在此文件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在2014年3月4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研学旅行”的解释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11月30日,为了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1部门适时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并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

2

研学旅行活动教育特点

研学旅行让学生投入大自然,有助于学生“学逸”结合,放松紧张的学习心情;研学旅行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探求生活真知。由于研学旅行作为学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任。与传统意义的修学旅行相比较,研学旅行具有不同的教育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学旅行活动的自然性

在人类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学业压力逐渐下移到孩提年代,孩子们被夺去了多姿多彩的梦幻童年。

日本著名教育学者大田尧大声呼吁:

“把自然还给儿童,让儿童自由地游玩,让儿童自由地活动,让儿童在快乐的游玩和活动中找到真正的学习。”

自然教育倡导者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写道: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教育要顺应自然成长规律,教育要通过自然界回归到自然状态,对儿童实施自然的教育也就是赋予了自由的教育。

研学旅行将“学”与“游”融合一体,重新回到原初意义的学习方式。研学旅行借助自然事物,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实际上人类自古所接触的全部知识,都是自然地整体地存在于世界之中。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研学旅行中的时候,大自然便活灵活现地向学生呈现所蕴含的知识。同时,研学旅行活动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观、融入人文社会,学生身心获得解放,学生忘我的陶醉于山水之中。在“学”与“游”的融合活动中,学生个体从大自然、从大社会获得丰富多彩的信息素养和永生难忘的心灵感悟。

(二)研学旅行活动的体验性

“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坚持“教学做合一”,倡导研学旅行,积极推动“新安小学长途研学旅行团”。研学旅行活动强调学生广泛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倡导学生亲近自然,倡导学生走进社会,强调青少年在真实的客观环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成长。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通过真实的体验,可以获得快乐、增长知识、训练技能、增长才能。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是让学生走出教室,暂别书桌,走向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走向繁华变幻的大社会,让学生在亲力亲为的实践和体验中增长知识,实现人文素养的熏陶内化。研学旅行将“学”与“行”二者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课本理论知识后,然后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探求、进行体验、进行求真,使得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互印证,去伪存真,探求真知。

在研学旅行教育活动中,试点中小学校的学生分期分批走出校园,走进名胜风景、人文遗址、科技馆、博物馆、现代农业示范园、自动化的制造车间……走进与学校生活截然不同的环境,这是一种参与过程的体验,也是一种情感意志的体验,更是一种分享合作的体验。

同时,研学旅行活动的体验性不仅仅是学生单向度的个体体验,更注重学生班级集体的群体体验。以往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或者出省、出境游学活动,大多采取学生自愿选择原则,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收入有限、有的家长担心影响学业,导致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这些校外实践考察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研学旅行推进意见,其中明确规定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以学校为单位集体组织,是全校学生分年级、分时段、分主题开展的校级集体活动,而不再是少数学生参与的春游、秋游活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同伴互助和集体交往。只有通过参与集体性群体化的活动,青少年才能从封闭的自我中心走向开放的社会化。试点中小学校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研学旅行活动主题,给予每个学生有动手动脑的机会,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引导每个学生一起活动,让全体学生共同体验,让全体学生相互研讨,在过程参与和旅行体验中去拓展视野、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研学旅行活动的课程性

研学旅行是中小学因地制宜开设的特色必修课程,是一门校内教学需要和校外教学资源有机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根本宗旨在于提高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同区域、不同资质的学校必须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的发展需求、不同地区的办学定位和不同学段素质教育的需求,制定本学校、各学段、分学期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课程计划。研学旅行课程计划有不同学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具体的课程目标,切实可行的课程安排以及研学旅行活动结束后的课程评价,避免将研学旅行变为盲目性的、随意性的“放羊”式旅游活动。

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根本宗旨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活动,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主动作为,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动手动脑,激发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研学旅行活动承载着道德素养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多个方面的教育,因此,研学旅行要遵循教育内在规律,既要注重旅行形式的趣味性、旅行过程的知识性、旅行内容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学生良好人文素养的培育,特别是要重视旅游过程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文明游客。

研学旅行将“文化”和“人”融合统一到旅行过程中,其教育目的在于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促进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让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启发学生开拓创新文化。

3

研学旅行切实推行建议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离不开体验性和群体性,但是因为担心安全问题,这条“高压红线”导致很多学校不敢集体组织学生开展春游、秋游、校外远足等活动。当前要求各中小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如何落实好这一政策,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治理智慧是一个考验。想要有效推行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政策,当务之急主要是需要解决三大难题:

(一)安全出行关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介渲染报道春游、秋游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安全问题”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心里紧绷的弦。“儿行千里母担忧”,许多家长因孩子的安全问题,拒绝孩子参加参观考察、社会实践等校外活动。如何更安全地落实“研学旅行”,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相关安全规定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参与,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协调一致,各司其职,各司其责,共同构建学生安全立体保护屏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学生日常安全意识和安全保护的教育。研学旅行前做好安全工作预案,防患于未然。同时,与保险公司购买相应的安全保险,更重要的是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中时刻加强安全监督和管理,规避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资源协调关

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旅行”或者“研学”的叠加,或者单方面的“学而不研”,或者单方面的“只研不学”。这需要有完备的基础设施以及各方面的资源协调。

首先,在谋划研学旅行活动之前,学校应当遴选好活动主题。活动的主题应根据学校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科特色需要、学生喜好需要等各方面综合考虑议定。

其次,学校统筹各方资源,优化组合人、才、物、学等资源,制定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同时,学校要长袖善舞,集思广益,建设一批主题鲜明、效果良好的区域内和区域外的活动基地。

学校可以充分挖掘各方资源优势,自建校本特色的研学旅行活动基地;学校也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与当地旅行社合作沟通,共建共享文化旅游研学基地;也可以统筹协调社会力量,直接购买高品质的文化旅游服务。

最后,合理筹划分担研学旅行活动经费。

按照《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要求,研学旅行所需经费建议通过政府、学校、家长、社会等多项途径筹集。在具体实施研学旅行活动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收入有别,应酌情减免贫困家庭学生相关的费用,不得因费用问题让贫困学生因缺席一项旅行活动而产生自卑感等。

研学旅行是一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公益性活动,实施研学旅行的学校或相关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得藉此作为经营性创收项目,不得违背研学旅行的育人性宗旨。

(三)效果评价关

“研学旅行”不像课堂教学一样,可以通过正规的笔试试卷或者量化项目等测试来检验是否达到了理想的学习效果。“研学旅行”是一项新的教育事物,全国没有现成的统一的考核机制和监督评价办法。今后具体考核评价研学旅行的实施效果更需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这就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各地项目学校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

各地教育部门可以尝试开展研学旅行活动课程评价,制定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操行量表,将研学旅行纳入文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如合肥市将研学旅行成绩纳入中小学的学分统计;也可以组织培训研讨研学旅行活动方案,举办全国范围内或者本区域内的研学旅行研讨会和相关学术论坛,丰富完善研学旅行的活动质量。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关于儿童旅行的意见中写到:

“教育的最后一部分通常是旅行;一般认为,旅行之后便大功告成,造就一个绅士的工作终告结束。”

大自然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大宝库,社会是一个活生生的大学校。伴随着学校、家长、社会、学生对研学旅行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地中小学、各地旅游部门等不断完善研学旅行操作规程,研学旅行通过变革教育方式将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力杠杆。研学旅行,学行合一,止于至善。

作者: 陈光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原标题为《论研学旅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