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没来过魏玛(weimar)?不算来过德国!

 yihan611xin 2019-03-23

魏玛(德语:Weimar)位于德国中部,属于图林根州,埃特斯山的山脚,伊尔姆河畔,是一座风景优美、古色古香充满着文化文艺气息的城市。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就是在此诞生。又称之为“魏玛宪法”。

魏玛,拥有众多文化古迹,曾是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和席勒在此创作出许多不朽文学作品。在德意志历史、文化和政治上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并维系千年于不坠,而得到举世公认。

这里有着众多的博物馆,在宫殿博物馆和市立博物馆里有很多国家收藏的艺术品。在德国的国家大剧院前面有著名雕刻家恩斯特·里彻尔所创作的歌德和席勒纪念雕像。1998年,“古典魏玛”(Classical Weimar)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清澈的伊尔姆河围绕着城市静静流过,掩映在树木花丛中的中世纪建筑物,以及富有田园诗风的公园,还有耸立在公园和街头的雕像,都给魏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是一座有城市的公园。

魏玛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975年,皇帝奥托二世在这里诸侯大会,使这座千年古城首次载入史册。就像雅典曾是欧洲文化的心脏一样,魏玛也曾代表德国文化中心的辉煌时代。文学家歌德、席勒、哲学家尼采、音乐家李斯特都闻名于此。

· 包豪斯大学 ·

这里也是现代设计·包豪斯(Bauhaus)的发源地,包豪斯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推动了艺术与设计的变革和发展,对世界艺术有着巨大的贡献。魏玛包豪斯大学及包豪斯博物馆世界闻名,每年有众多世界各地的文艺青年为了朝圣包豪斯而来。

作为世界顶尖设计类大学之一,包豪斯大学分为4个学院:建筑学院、媒体学院、造型学院、土木学院。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今年(2019年)是包豪斯建校一百周年。

· 歌德故居 ·

歌德在魏玛市中心一座巴洛克风格建造的建筑住宅里,从1782到1789 年作为房客,1792到1832年作为业主逝世,在此几乎生活了半个世纪。房间按照他的意愿装修。1792年,主楼体间被改建三年。1856年,前排房屋作为纪念馆开放。

如今,这里有歌德国家博物馆,展示了房屋在歌德生活晚期的样子和1759到1832年歌德生活时期的魏玛古典主义物件以及与同时期重要人物相比较的作品。

· 德国皇家剧院 ·

德国国家剧院的剧院广场,门口是歌德和席勒的纪念像。这座建筑早在1779年就作为魏玛宫廷剧院建造。1907年由于建筑安全期原因被拆除,1908年新建了一个新古典主义建筑。

歌德曾经是宫廷剧院经理。好几个重要的政治会议也在这里召开,如1919年的魏玛共和国的建立。今天这栋建筑里包含有图林根剧院和魏玛国家管弦乐团。

· 伊尔姆河畔公园和歌德花园房 ·

从魏玛市中心几分钟就能到这座48公顷大的公园。美丽的公园坐落在伊尔姆河畔,有众多的小房子,公园沿伊尔姆河长约千米,直到贝尔迪亚宫和提尔福特宫。

歌德用十几年的时间使公园成为田园风光的花园。这里有他在1776到1782年居住的花园房。除了花园房对面的罗马式房子,公爵卡尔·奥古斯特在1776年为歌德买了一幢花园房。歌德在来到魏玛几个月后就搬了进去。

尽管歌德在1782年搬到了弗劳恩普朗的房子,但他还是很喜欢回来看看这座花园房。如今,房子及其内部设施可供游人参观。许多的林荫道、纪念碑、雕像和桥构成了伊尔姆河畔花园田园般的风景。

· 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 ·

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是由享誉全球的著名音乐家李斯特,于1850年在自己的家乡魏玛市开设了早期的音乐专有学校开始,以培育音乐教育和实用人才,尤其是因为有了专业化的音乐学校,使李斯特可以有效地培养正规划的交响乐理。

1872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建成了交响音乐专业学院,教授管弦、器乐、钢琴的演奏技法,后来又陆续开设了辅助器乐类的乐理基础科目,如声乐,戏剧和歌剧等,将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大量音乐艺术人才。于1956年为纪念创校者李斯特而固定现用的校名—魏玛李斯特音乐学院。

· 博物馆 ·

魏玛这座历史悠久,充满文艺气息的古典小城市,拥有诸多各主题博物馆。包豪斯博物馆、银杏博物馆、歌德博物馆、席勒博物馆、新魏玛博物馆等。让后人感受到文艺复兴时代的兴盛。魏玛不愧是旅游名城。

来德国,千万不要错过魏玛这座有着古典文艺气息的城市。宁静中的幽雅,浪漫中的古香,魅力无限,令人流连忘返。

旅游行程建议:第一站柏林,从北向南,乘坐往慕尼黑的火车,途径魏玛(需在爱尔福特转下火车,十分钟到魏玛),柏林到魏玛两个小时。一路南下,感受沿途美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