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男孩危机的研究

 木香草堂 2019-03-23

 复旦附中的学生李申儒,花了数月的时间研究“男孩危机”,并建议实行动态评价来破解这一难题。第57期的《复旦大学附中学报》刊登了他的题为“男孩视角的‘男孩危机’研究”报告,这里摘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男孩危机”现象

    “男孩危机”是个世界性的命题。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500年之前,当时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发出如下的感叹:“到哪里去寻找这样一个完人:既有优雅的天性,又有伟大的灵魂?”不过这样的研究与其说是“男孩危机”研究,还不如说是“完美男人锻造计划”更为合适。到了19世纪末,男性的忧患意识引发了西方世界“男性危机”的治理研究。它的直接成果便是促使法国的皮埃尔·德·顾拜旦发起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促使英国的罗伯特·巴登·鲍威尔创建了童子军;促使美国诞生了一种崇尚力量的新式运动——美式足球。

真正意义上的“男孩危机”研究源于20世纪末,当时西方社会出现了一系列讨论“男孩问题”的书籍。1998年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在《真正的男孩》一书中描述道:当代男孩“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取得的成就“远不及”当代女孩:2003年美国《商业周刊》题为《新的性别差异》的文章指出“存美国各地,女生在学习方面似乎建立了一个罗马帝国,而男生则像古希腊一样日趋衰败”;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人类学教授莱昂内尔·泰格则认为社会变迁限制了男孩学业的表现,在其《男性的衰落》一书中他是如此批述的“……似乎看来男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的确是成绩欠佳,而女生的表现却难变得越来越好。当然,这没什么不好。然而,问题仍然摆在那里:‘男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各类调查的数据也直接佐证了“男孩危机”这一现象。

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对42个国家的研究结果显示女孩在所有教育评分上都胜过男孩,并呼吁“21世纪的基本国民教育,更要关注的是男生的受教育问题”。由此,欧美一些国家纷纷出台了“拯救男孩计划”。

 

    二、男孩危机的成因分析

    男孩危机究其根源而言是错综复杂的。既有来自于自然界生物进化的原因,也有来自于人类社会变化更替的原因。因此可以从生物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的视角加以分析。

1.生物学的视角

从生物学视角的分析主要集中于遗传学和生命科学方面。众所周知,男性有别于女性的重要标志即在于男性拥有Y染色体,而正是由于男性的这种Y染色体决定了男性的自身危机。因为与女性的x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脆弱、不稳定、易变异,且难以修复。有人把Y染色体比作为正在衰败的基因的墓地,并预言500万年以后男性将从地球上消失。无独有偶,英国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专家布赖恩·赛克斯教授通过对Y染色体逐步消亡速度的计算,也得出了Y染色体会随人类的进化而逐步退化最终彻底失去功能从而导致男性从地球上灭绝的结论。

尽管这只是未经证实的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而已,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Y染色体使男性处于危险之中,这或许部分揭示了男孩危机的成因。Y染色体的这一脆弱性还体现在男孩更易受到来自于环境污染的伤害,因而男孩的存活率低于女孩、缺陷率高于女孩、脑部发育更易受外部霉素侵扰。不仅如此,由Y染色体造就的这种男女生理的不同决定了男孩的生长发育晚于女孩,这一现象又使男孩输在了起跑线上。

2.历史学的视角

历史学角度的分析聚焦于人类社会经济历史发展进程的演绎。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无不起源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畜牧业,随后才逐渐向工业方向延伸。始于18世纪中叶的一系列技术革命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工业化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动,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产业一一服务业。以往在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所亟需的男性特有的强体魄、重技能、善操作的优势正慢慢地变得不那么重要,女性的强沟通、善言辞、细性格的秉性使其天然的成为了强者。同时,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这样一种水平,守成性的东西往往多于创造性的东西,大量的继承性的、重复性的工作使男性的优势并不能充分凸显。伴随工业革命而生的教育标准化、程式化、规模化,也更适合女性的学习。

3.社会学的视角

从社会学范畴看,固有的传统的社会分工加剧了男孩危机。“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使男性从家庭教育中淡出,使男孩缺乏“男性”教育,不利于男孩勇敢、果断性格的塑造,不利于男孩吃苦耐劳精神的提炼,不利于男孩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男孩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的锻造。“奶油”替代了“阳刚”,“娘娘腔”成新一代男孩的通用标签。社会分工除了造成家庭教育的缺陷外,还导致了学校教育的失衡。从幼儿园到小学直至中学,男孩始终置身于女性包围之中,女性的这种惯性思维使整个教学以一种更适合女孩的方式进行,男孩由此遭遇到了教育不公平导致的危机。

4.心理学的视角

心理学的分析视角告诉我们:男孩遇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男孩更容易沾染上各种成瘾行为;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更容易性患心理疾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男孩在学习障碍、行为障碍、社会适应障碍、其他障碍中存在的问题远多于女孩。

5.教育学的视角

    源于教育学的分析则集中体现在教育制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体系上。现行的教育制度烙下了工业化的浓重痕迹,秩序、纪律是刚性的法规,标准、规范、程序成了公认的准则,而这些与男孩的性格格格不入;现行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载体”,教师单向性的灌输替代了师生双向性的互动,教室封闭化的教授取代了社会立体化的教学,这种模式不利于男孩潜能的挖掘、智力的开发;现行的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传承忽略知识的应用,偏重单一的知识忽略综合的素养,文理相比整个教学内容体系更偏向于文科,这样一种教学内容体系显然不利于男孩优势的展现;现行的教育评价更是成了“诟病”,学习成绩几乎替代了学生的总体评价,而构成学生学习成绩的考试评价完全围绕“应试”而展开,整个考试重客观、轻主观,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闭合,轻开放,而恰恰正是这种考试模式放大了男孩缺点、淹没男孩优点。

   

三、男孩危机的治理研究

    中国男孩危机已由隐性状态凸显为显性状态。男孩危机的治理应协同家庭、学校、社会、男孩自身四方面合力,从教育上、评价上、文化上入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男孩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对男孩成长的影响是决定性的。95.67%的男生认为家庭教育对其影响最大,其次是学校教育,接着是社会教育。要让父亲返回家庭承担部分育儿的责任(北欧国家已有立法规定父亲必须承担家庭教育),让家庭教育返回到“全人”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

    当前的学校教育完全是一种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这种基础化的、重复性的、机械式的、封闭型的、记忆类的考试模式全面扼杀了男孩的天性,埋没了男孩的才能,葬送了男孩的前途。75%的男生认为当今的学校教育压抑了男生的发展,当被问及造成男孩危机的主要原因时,高达91.06%的男生剑指“学校教育的不科学”并把改变现行的评价体制作为解决男孩危机的有效手段。

男孩危机的解救不仅需要外部的力量,更需要来自男孩自身的内部力量的发挥。调查中我们发现:男孩在定力、专注力、协调力、计划性、主动性、正确评价方面存有缺陷。绝大部分的男孩们把造成男孩危机的主要归因为外部,很少从男孩自身寻找问题,从而丧失了自我解救的宝贵路径。

男孩危机不只是男孩个体的危机,而是社会的危机。毕竟当今社会依然是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男性被赋予更高的责任和使命。促进男孩发展并不意味削弱女孩发展,两者并非此消彼长的“零和”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的“共赢”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