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1:苦参、黄芩、黄连、大黄、黄柏、甘草、川芎各25克,蒺藜子15克,切碎,加水1500克,煎煮至1000克,去渣,温洗或湿敷患处,每日数次。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2:露蜂房1只,蜈蚣2条,白矾12克,麻油适量。将白矾研为细末,纳入露蜂房中,然后将露蜂房和蜈蚣分别焙干,再共研细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3次。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3:苦参300克,黄连、地榆、王不留行、独活、艾叶、竹叶各100克,切碎,加水2000克,煎煮至1500克,去渣,温洗或湿敷患处,每日数次。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4:黄连、黄芩、芍药各25克,大黄20克,黄柏15克,蛇床子、苦参各30克,菝葜15克。诸药切碎,加水3000克,煎煮至2000克,去渣,擦洗患处。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5:蜈蚣5条,胆矾6克,明矾15克,露蜂房1个,棉子油适量。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再将露蜂房仰放在新瓦上,撒上药末,焙至干枯,离火待冷后研为极细末,用棉子油调和成软膏。剃发后洗净头皮,涂上药膏,隔日去痂后再涂,通常连涂4~5次后即愈。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6:马骨、醋各适量。将马骨烧成灰,再与醋调匀,敷于患处。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7:独头大蒜1个。将独头大蒜剥去外皮,再切去一层。用切开的大蒜截面涂擦患处,每次反复擦15分钟,每日擦3次,10天为一疗程,停3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以愈为度。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8:芥菜子、醋各适量。将芥菜子炒后研为细末,再用醋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适用于小儿头疮。 偏方9:木鳖子仁3克,醋10克。将木鳖子去外壳,蘸醋在粗瓷碗底磨取药汁,临睡前用盐水洗净患处,再用棉花或医用棉签蘸取药汁涂患部,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小儿头疮。癣病蔓及全身者可分期分批治疗。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鱼腥,并注意静养。木鳖子有毒,此方忌内服。 偏方10:川黄连、川黄柏、苦参各30克,木槿皮21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倒入盆中,待温后洗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适用于小儿头疮。(蔡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