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红楼,重读石头记

 探索的文摘 2019-03-23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读过红楼梦的人一定对于这首《枉凝眉》难以忘怀,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红楼梦》多年来一直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故事令人唏嘘,而同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迁也从另一个侧面影射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场与贵族间的诸多腐朽与黑暗。

然而我们今天要谈的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却要大大颠覆人们固有的观念。

首先还是要从两位老人说起,他们就是霍国玲张晖


霍国玲1936年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青少年时代与张晖同住一个大院。1966年,两个有情人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那时他们已经大学毕业。霍国玲被分配到机电工业部所属的一家企业当包装设计员,而张晖则在外文局做波斯文翻译出版工作。 转眼到了80年代,有一天霍国玲买了一套新出版的《红楼梦》,也许是从事多年技术工作养成的专业素质和习惯,她看《红楼梦》的时候特别仔细,一些看似与故事情节没有多大关系的诗词谜语,她也不放过,直到搞清它的真实含义为止。结果,她很快发现了书中许多“矛盾”“疑点”


 看到妻子如此痴迷《红楼梦》,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张晖觉得自己应该帮帮她。于是他从外文局的图书馆借了一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回来,对霍国玲说:“《红楼梦》原来叫做《石头记》,上面都有脂砚斋的批语。带脂批的《红楼梦》才是真正的原著。听了丈夫的话,霍国玲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脂砚斋红楼梦辑评》。她将《红楼梦》的正文、诗词以及脂砚斋批语结合起来阅读、研究,霍国玲觉得眼前豁然开朗,许多原来难以理解的矛盾和疑点纷纷水落石出。她窥到了隐藏在《红楼梦》故事背后的历史。


  说到了脂批,也许很多人都会比较蒙,那么我们也先为大家科普一下,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脂评,又称脂批,是目前学者公认中国传统小说《红楼梦》最早的评点。而有别于日后由高鹗程伟元刊印的程甲本、程乙本,有脂批的的《红楼梦》版本,多为传抄的手录本,且前八十回的内容与日后刊印的版本多有不同。因此这类版本又被称为脂本

脂本出现以前,《红楼梦》的流通版本以高鹗程伟元刊印的程乙本为主。程乙本除了缺少脂评以外,许多细节也与脂本不同。脂本出现之前,大部分《红楼梦》的评点者都认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为同一人所作。胡适发现了脂本后,更加怀疑《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所补、高鹗的续书内容与曹雪芹的原稿不同、并认定脂本是《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说的铁证,也因而开启了新红学的时代。


然而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通过几十年对于石头记中脂批的研究,霍国玲和张晖竟然从中发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历史线索。

雍正的死与曹雪芹与林黛玉的原型有重大关系!?


林黛玉竟然是皇贵妃!?


曹雪芹的母亲是清朝公主!?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红学爱好者和历史学家们恐怕就要坐不住了,不过大家还是稍安勿躁。在我们的节目中,二老对于他们的研究给出了诸多的解释。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脂批,原著,史料一个都没有少,三方合证才得出的这些结论。

当然对于红学或石学的研究,各门各派都有不同的看法,二老对于石头记近乎于痴迷的研究,也是出于对于历史著作的热爱,二老也希望,通过大家不断的挖掘与研究,能够给后人留下一部最为完整真实的历史名著。


讲到这里还不算完,想知道二老更多的研究细节和辩证思路吗?不妨走进我们的演播室,听两位老人为您娓娓道来。

请您观看节目视频  

《怎么看》栏目播出时间: BTV新闻频道 每周四下午14:22

请您关注《怎么看》栏目公众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