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美国精确对地打击武器配系及作战使用

 cqukelly 2019-03-23

作者:白旭尧

美国自冷战期间大力发展精确制导技术,并在对地攻击武器中广泛应用,迄今已形成了完善的精确对地打击武器装备配系。美军在冷战结束后的历次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了精确对地打击武器,在武器使用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一、装备体系构成

(1)武器种类

美军精确对地打击武器主要由舰射/潜射远程对陆攻击导弹、空射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构成。通过梳理可以看出,美军在冷战后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使用精确对地打击武器主要包括如下型号。

(2)搭载平台

美军精确对地打击武器的搭载平台主要包括巡航导弹核潜艇、攻击型核潜艇、巡洋舰、驱逐舰、轰炸机,以及海空军装备的战斗机等。其中,潜艇和水面舰艇仅发射“战斧”对陆攻击巡航导弹;轰炸机和战斗机可根据作战任务需求,选择挂载空射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或精确制导炸弹。

二、装备体系构成

(1)典型型号基本性能

美军装备的多种精确对地打击武器,射程从十几千米至上千千米,形成了多层次的对地打击装备体系;打击精度通常可控制在10米以内,可确保有效摧毁目标,并极大降低附带损伤。

(2)作战使用特点

①利用远程巡航导弹发动首轮打击,夺取制空权

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近年发动的利比亚战争和打击叙利亚境内目标等多场局部战争中,美国全部以远程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作为第一轮打击的首选武器。美军通常由水面舰艇、潜艇、轰炸机在夜间集中发射大量远程巡航导弹,打击敌防空系统、首脑府邸、中枢指挥系统等重要军事目标,夺取制空权。美军认为,夜间利用巡航导弹发动首轮打击,不仅容易达成攻击的突然性,破坏敌方的防空系统,为后续昼夜连续空袭创造条件,而且还能使敌方很难利用夜间维护修复武器装备和补充给养。此外,在夜间实施空袭能给敌方造成巨大的精神恐慌。

图1 “战斧”巡航导弹

②首轮打击后,使用近程空地导弹打击地面目标

首轮空袭后,美军基本夺取了制空权。此后,美军的巡航导弹的使用量迅速减少,开始利用战斗机大量投放各种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打击敌方的导弹和炮兵阵地、坦克、装甲车辆、交通枢纽、桥梁等目标。例如,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发射了5000余枚“小牛”空地导弹;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发射918枚“小牛”空地导弹。

③使用精确制导炸弹打击地面固定目标

结合近几场战争实践,精确制导炸弹是固定翼飞机对军营、工厂、桥梁、指挥所、机场、防空雷达阵地等地面设施,以及地下设施(使用钻地弹)实施打击的重要武器。这种武器的使用几乎贯穿战争始终,而且使用量巨大。如: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共投放精确制导炸弹16875枚,约占所有航空炸弹的65%;科索沃战争中,多国部队投放的制导弹药约占全部投放弹药的35%;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中,美军B-2轰炸机投放了了约45枚采用GPS制导的2000磅级“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有效打击了利比亚的空军基地。

图2 AGM-86导弹

④ 低烈度冲突中,利用远程巡航导弹实施外科手术打击

除用于在大规模冲突中实施首轮打击外,美军还常用远程巡航导弹从敌防区外对敌境内目标实施外科手术打击,这种作战方式可有效摧毁既定目标、显著降低附带损伤,还可控制冲突升级。最典型的一次战例就是2018年4月,美英法对叙利亚境内所谓的“化武设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次袭击中,美军出动巡洋舰、驱逐舰、攻击型核潜艇、轰炸机、战斗机,向叙境内疑似“化武设施”共发射了66枚“战斧”巡航导弹和19枚AGM-158B“增程型联合防区外空对地导弹”。由于使用精确打击武器,本次袭击几乎没有产生附带损伤,仅有3人在打击中受伤。此外,美军通过发射前预设导弹航路点,使导弹飞行过程中避开了驻叙俄军的防空圈,在避免导弹被拦截的同时,也降低了与俄军发生交火的概率。

 结  语

      冷战结束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中,以远程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为代表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频次逐步提升。至利比亚战争中,精确打击武器已基本取代了非制导弹药。为提高打击效率、降低附带损伤、控制冲突升级,美军将在今后的作战行动中继续大量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并继续沿用当前的作战使用模式,即战争前期利用远程巡航导弹撕开对手防空圈,之后根据任务需要以轰炸机或战斗机发射中近程精确制导武器,摧毁敌关键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