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世界罕见!汉代大墓挖出失传古籍,考古家:史书记载已被改写

 昵称413468 2019-03-23

考古,在我国近代才发展的一个行业,考古和盗墓不同,考古是挖掘并保护文物,发现历史,证明历史,而盗墓,是用不正当的手段不惜破坏文物换取暴富。历史上也因为有盗墓者的存在,原本应该流传下来的文化也不见踪影,今天要说的这个墓还是被盗墓者抢先发现了,里面究竟丢了什么,我们现在也无从得知。

2011年3月,有关部门接到消息,有疑似古代大型古墓有被盗的痕迹,古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接到消息以后,立刻有专家前去确认,经过勘察确定下面就埋藏着一个古墓。在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考古工作在2015年顺利展开,命名为“海昏侯墓”。因为考古的时间比较近,这个墓也采用了很先进的技术,有GPS定位,地球物理探测、电子全站仪布网测控、GIS记录等科技手段,并且考究的时间很长,所以这座古墓的信息也相对较齐全。

庆幸的是在这座墓被发现以前还发生过一次地震,因为地壳运动这座墓一直被水覆盖着,也正因为这样隔绝了大量细菌,很多东西也都还完整,没有风化。这座墓,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墓,也是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的古墓,2015年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地位极高。

自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共利用科技勘探了100万平方千米,挖掘了1万平方米的面积。在墓中发现了很多文物,其中有编钟,编磬,青铜,金器,玉器,竹简等,还有大量的车马,不一样的是,专家发现这陪葬的马是真正的活马。根据出土的器物,发现上面印有“刘贺”的字样,后来也证实这就是刘贺的墓,墓中财物丰厚程度也超出了专家们的预料。

出土的竹简内容也是相当丰富,里面有着一种名为“六博”的行棋口诀,为研究当时汉代的社会和风尚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证据。出土的文物中还有一件改写历史的东西,就是《齐论》,《齐论》从出土的5000多的竹简中脱颖而出,成为焦点。说到《齐论》大家可能有点陌生,《齐论》是《论语》的另一个版本,曾经在甘肃时,出土过一些竹简,有人说上面写着的是《齐语论》,但是并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后来海昏侯墓中又发现了类似的竹简,上面写着《论语 齐论》大家才恍然大悟发现这是《论语》的另一个版本,失传了1800多年的文化古籍终于又要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论语》又加新篇,学术界又有新发现,史书又要被改写了,海昏侯墓可以说是丰碑式的巨大发现了,我们还会在墓中发现什么惊人的秘密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