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红之殇:爱是她一生求而不得的糖果

 稻草人0826 2019-03-23

她拥有惊世才情,《生死场》一出,洛阳纸贵,被人们奉为“文学洛神”。但她的一生,却是飘零凄苦的一生,仅仅31岁便带着无限怅恨离开人世。她像一朵开在沙漠中的玫瑰,绽放于荒凉,却给世人留下了惊心动魄的美丽。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

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1911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家有良田,宽房大院,父亲是呼兰的教育总长,萧红又是父母的长女,按说她应该被奉为掌上明珠,集家人宠爱于一身。但事实不是这样,当时的中国民智未开,民间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是猛兽毒虫最活跃的一个月;五月初五端午那天是恶日,是一年中毒气最盛的一天,所以古人认为这天出生的小孩会克父母。

童年萧红

因此萧红出生后,并没有被当作千金小姐得到精心呵护和教养,祖母、母亲和父亲对她都很冷淡,较少关怀过问,完全是散养,让她野性生长。祖母的严苛,父亲的冷漠,母亲的恶言恶语,在这个缺乏爱的家庭里,只有祖父是萧红唯一的暖。祖父为人宽厚、善良而富有童心,跟着祖父在花园里种菜、拔草、铲地,是萧红幼时最爱做的事,那个花园是祖孙俩的乐园,也是萧红的精神家园。在那里,花草菜蔬自由自在地生长,蝴蝶蜻蜓自由自在地飞翔,虫子蚂蚱自由自在地蹦跶,萧红也自由自在地成长。

童年的野性生长让萧红的一生都极度渴望自由,受不得一点束缚;缺乏爱的家庭让她脆弱敏感,一生致力于寻求依靠,寻求爱,纵使飞蛾扑火般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祖父的宠溺又让她任性自我,敏感、冲动、轻率而不计后果,所有这一切都埋下了萧红悲剧一生的种子。

 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

但我可以决定怎么爱,怎么活

14岁时,父亲将萧红许配给省防军第一路帮统汪廷兰的次子汪恩甲,汪虽是纨绔子弟,但两家也是门当户对,在哈尔滨读中学时,萧红和汪恩甲还互有来往。初中毕业后,萧红为了逃避这桩包办婚姻,同时也为了能继续读书,私自跟随表哥出走北平,父亲一气之下断绝了她的经济来源。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

多情但懦弱的表哥最终还是在家庭压力之下抛下了萧红。走投无路之际,萧红写信向未婚夫汪恩甲求助。汪恩甲来到萧红身边,两人后来在哈尔滨东兴旅馆同居。但此时汪家无论如何也不肯再接受跟人“私奔”过的萧红,不仅断绝两人经济供应,甚至不惜与维护这桩婚事的萧红对簿公堂。

萧红与汪恩甲在东兴旅馆坐吃山空,欠下了大笔债务,汪恩甲借口回家拿钱一去不返。怀孕的萧红被旅馆老板扣下,甚至威胁生产后要将她卖到妓院。绝望之际,萧红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求助,报馆多次派文学青年萧军到旅馆给萧红送书刊。萧军很快被这个单纯倔强又满腹才情的女子吸引。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与萧军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哈尔滨成为一片汪洋,萧军划着小船救走了被困旅馆的萧红,至此,萧红找到了一生的最爱,同时也遭遇了她人生的劫数。

不久,萧红生下一个女儿,饥寒交迫之下的两人根本无力抚养,孩子生下不久即被送人。此后,萧红与萧军相依为命,并在萧军的影响下开始文学创作,《弃儿》即在此期间发表。

食不果腹、三餐不继,那段饥寒交迫的日子,却是萧红一生中最甜蜜的时光。那时,萧军是她的救命稻草,是她的全部依靠,单纯的萧红将自己滚烫的身体和灵魂,全部交付于他。她遇到他,像沙漠的旅者遇到绿洲,像饥渴的孩童得到糖果,她啜饮,她吸附,她贪恋他的一切,却不明白,自己所托非人。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在鲁迅家

1934年,萧红和萧军漂泊到上海,结识了鲁迅,并在鲁迅的提携下一举成名,《生死场》出版后在文学界引起巨大轰动。生活条件改善后,两人被贫困压制的矛盾也逐渐爆发出来。萧红空有一腔才情,却没有独立的灵魂,她不懂若即若离,不懂适可而止,她爱得全力以赴,爱得毫无保留,她不是红袖添香的解语花,而是一朵倔强桀骜的玫瑰。她把萧军当作一生的归宿,却不知道,在他心里,她只是他人生旅途中的过客。

《黄金时代》剧照  萧红

风流成性的萧军很快绯闻缠身,导致他们冲突不断,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对萧红拳脚相加。后来,在鲁迅的劝说下,萧红只身赴日本求学,以疗情伤。在日期间,萧红潜心创作,诗集《沙粒》,小说《红的果园》《家族以外的人》等作品相继发表。在萧红看来,这段没有饥寒、没有争吵和泪水的时光是她人生中的黄金时代。

日夜不息的创作填补不了萧红内心的空白,她思念萧军,经常给他写信,但萧军此时就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再也不想回头。1938年,萧红从日本回国不久,两人彻底决裂。

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

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

身先死,不甘,不甘

享受过两个人的温暖,便难以忍受一个人的寒冷,萧红尤其如此。她就像孩子贪恋糖果般贪恋爱情,离开萧军不久,萧红就怀着萧军的孩子嫁给了性格温良的端木蕻良。不同于萧军的粗犷豪放,端木文质彬彬,说话细声细语,他虽然没有萧军的热情似火,但也没有冷硬的拳头。萧红坦言,她与萧军分手后,才发现了端木,她愿意与他携手走在这烟火人间,但她此时并不知道,端木同样不能给她带来爱的救赎。

端木给了萧红唯一一次正式的婚姻,对此,萧红心满意足,觉得是端木做出了牺牲。两人婚后不久,日军轰炸武汉,作为战地记者的端木却抛下了萧红独自前往重庆。一直渴望陪伴的萧红再次只身奔波于乱世。

萧红与端木蕻良

萧红历经磨难来到重庆与端木团聚。不久,她产下一子,几天后,孩子夭亡。

1940年,萧红随端木离开重庆飞抵香港,不久,香港也沦陷了。在逼仄破旧的陋屋中,在贫病交迫里,萧红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一生中最为成熟的作品——《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在这段日子,她的生命爆发出了最璀璨的光芒,同时,她的病体也日渐沉重。1942年,久病的萧红走完了苦难一生。在她最后的日子里,粉丝骆宾基始终照顾在侧,至于端木是否也一直陪伴在她身边,说法不一。

萧红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不只在于生于乱世、颠沛流离,更在于感情上的孤苦无依。她一直都是一个缺爱的孩子,一次次欢欣雀跃地奔向那通往爱情的水晶鞋,却一次次被辜负,承受一个又一个幻灭。

聪明如她,当然会懂,萧红曾经说:“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这句话她只说对了一半,人们或许会关注她的绯闻,但她的作品也将永远流传。

走吧,还是走。 
若生了流水一般的命运, 
为何又希求着安息!

——萧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