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红一串凄婉的歌谣

 昵称12374084 2013-05-17

  最早接触萧红的作品,是小学时学过的《火烧云》,那火烧云变幻的丰富多彩,依然留存在记忆里。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断断续续的读了一些她的作品。后来,由于工作的压力,事物的繁忙,再也没有涉足过。前些天,女儿问我一道题,是《火烧云》上面的,我又重读了一遍课文,那质朴但美妙的文字,不知不觉间,竟把我带入了萧红的世界

  

  年月日(农历五月初五),萧红出生于呼兰县城一封建地主家庭,萧红的父亲张廷举,早年毕业于黑龙江省立优级师范学堂,长期担任官吏,具有浓厚的封建统治阶级思想。他对萧红冷漠无情。萧红一生下来,便受到家人的诅咒,因为按照旧时迷信的说法,端阳节生下的孩子是不吉祥的。因此萧红连生日的自由都没有,她从小就被指定推迟三天出世,硬说生日是五月初八。母亲在她出生后不久即去世了,继母待她很不好,使她从懂事起就逐渐养成了一种孤独,恬静,矜持,反抗的性格。

  

  萧红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乃莹。她的祖父,一个健康而乐天的六七十岁老人,很疼爱她,常常带她到后花园里玩耍。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使萧红从小就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在萧红上小学时,她的作文就写得很好,常常得优。

  

  萧红的一生充满坎坷,由于生活在一个无爱的家庭里。这注定了她一生的飘泊。从她逃婚的那一天起,她一直奔走在路上,她渴望着爱,也追求着爱;她渴望着自由,也追求着自由,他是追求爱和自由的大智勇者。生活在一个封建而正统的家庭里,父亲在她上小学期间,就已一手包办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帮统王廷兰之子王恩甲。年萧红小学毕业,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经过一年顽强的抗争,父亲被迫妥协。年,祖父去世,萧红十分悲痛,因为祖父是她最亲的人。祖父去世后,她对家庭已经没有感情和留恋。萧红初中毕业时,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背叛家庭,逃婚来到北平。并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由于没有经济供给,生活困难,萧红只好离开北平返回呼兰。春节后,她随家搬到阿城县福昌号屯,被迫与外界隔绝。后来,萧红从阿城逃到哈尔滨,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的与王恩甲一起住进道外十六道街东兴旅馆同居。半年后,萧红怀孕,临近产期,王恩甲却以借钱为由不知去向。萧红困居旅馆,处境艰难。只好写信向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并因此结识青年作家萧军,,两人一见钟情,互相爱慕。在萧军的帮助下,萧红发表了一些小说和散文,从此踏上了文学征程。年月,松花江决堤,洪水泛滥市区,萧红得以离开旅馆,摆脱困境,到裴馨园家暂住。不久,她住进医院分娩,孩子因生下后无力抚养,被医院看门的老大爷抱走了。萧军和萧红在一起生活,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二人仅靠萧军当家庭教师和借债勉强度日,生活非常困苦,但他们患难与共,感情融洽,苦难的身世激发了他们对贫苦人民的感情。他们的目光共同投向了下层人民的艰难身世。他们坚持共同写作,不久便酝酿出了他们的第一个爱情结晶一部名叫《跋涉》的文集。年月,他们辗转到了风景秀丽的青岛,在那里度起了精神的蜜月,在一幢小楼里,萧红写下了《生死场》这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从此奠定了她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萧红在此后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月,在鲁迅的支持下,他们搭乘日本货船来到了殖民地上海,住在大陆新村,成了鲁迅的邻居。这是萧红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这段蜜月在两年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束了,萧红和萧军之间发生了冲突和争吵,日益激烈,性格暴躁的萧军甚至动手打了萧红,在萧红的身体和心灵深处遍布着难以医治的创伤。后来的人们这样对比萧红和萧军之间的差别:一个多愁善感,另一个坦荡豪爽;一个是长不大的女孩,另一个是血性汉子。萧军说她单纯,醇厚,倔强有才能,我爱她,但她不是妻子,尤其不是我的。萧红说: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个同志,又一同在苦难中挣扎过来的,可是做他的妻子却太痛苦了。经过一番犹豫和痛苦,萧红把自己的情感和命运从萧军那里收回,转交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作家端木蕼良。她赠给端木相思豆和小竹竿,这两件定情物包含了一个受伤女人的心愿。相思豆代表爱,而小竹竿则象征着坚毅与永恒。年月,身怀六甲的萧红跟萧军分手后,与端木同去武汉,在那里举行了婚礼。他们的结合,是一个理智的结合,但同时也是很突然的结合。新婚中的萧红正怀着萧军留下来的孩子,孩子出生几天后就夭折了,孩子的死断了她与萧军最后的缘分。萧红只想过正常的老百姓式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不忠,没有讥笑,有的只是互相谅解,爱护和体贴。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由于被迫东躲西藏,加之医院药物匮乏,萧红的肺结核日益严重,本来就虚弱的身体逐渐走向了崩溃。更因庸医误诊而错动了喉管手术,致使萧红不能饮食,身体衰弱到极致,当一日精神渐复,她在纸上写下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年仅岁的一代才女,就这样在寂寞和凄凉中呼出了最后一口气,离开了这个带给她不幸的人间。可怜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幻想着,曾经和她相爱的萧军能像天外来客一样飞到香港,让她脱离苦海。

  

  萧红在情感上是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爱慕她的人很多,她也曾有过欢欣和愉悦;不幸的是真正疼她的人很少。她两度生产,第一个因无力奉养,生下后就送了人;而在第二个孩子时,萧红身边却没有相伴的爱人,孩子出生后不久即夭折,作为女人,这在萧红的内心留下了无尽的伤痛。十年飘泊,北国的呼兰县城是她的起点,而南方的香港是她的终点。萧红走了,她的生命结束在战争的硝烟中。从此曾经爱她的两个男人萧军和端木一生都生活在萧红的阴影里。萧红在去世后,因为战争引起的物资困乏,端木没有买到骨灰盒,就把她的骨灰分装在两个精致的花瓶里。

  

  萧红虽然走了,但她的作品却留了下来,她用作品获得了永恒的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