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悲情民国才女萧红,出生被父嫌弃,,一生爱过4个男人,死前直呼“不甘”

 四季视野 2023-08-01 发布于山西

萧红,这个30年代响彻文坛的名字,现在却知者寥寥。而萧红最打动人的,是一个女性在苦难中挣扎、抗争、不向命运低头,义无反顾,毫不退却地满怀对生命真挚的爱。

萧红的了不起,正是她作为女性作家,用文字书写人生的坚定与率真……

她饱受短暂三十一载的人生苦难,依然用文字去爱,用写作表达爱。

名列民国四大才女的萧红,原名张廼莹,而出生在富裕家庭的萧红童年并不幸福,父亲张廷举长年累月在外工作,是一个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人。萧红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爱。而她母亲体弱多病,也没能好好照顾她。

八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几个月后父亲续弦,继母对她们姐弟也不是很好。相反,她的祖父张伟珍非常喜欢她,所以,她从小就和祖父住在一起,其祖先是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张岱,受祖父古诗词教学的影响,她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祖父成为她童年最亲近的人。

萧红父亲在她上小学时,就把她许配给呼兰县驻军邦统的儿子汪恩甲。小学毕业后,父亲想强迫她尽快结婚,不让她继续上学,萧红激烈抗争一年后,家人才不得不同意她去哈尔滨读中学。

1929年,萧红最亲近的祖父去世,也带走了她对这个家庭唯一的感情和留恋。

出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满,萧红于1930年秋离家出走,前往北平学习。第二年,她被未婚夫汪恩甲追回,却又平白遭受男方悔婚之辱。同年10月,萧红再次逃离家庭,开始了她传奇、流离失所、短暂的一生。

萧红出逃后,父亲张廷举大为震怒,宣布开除她的祖籍,并严令家人不许与她接触。

起初,由于没有生活来源,萧红整天徘徊在哈尔滨的街道上,穷困至极,她曾在街上与父亲相遇,父女俩冷冷地对视,擦肩而过。眼看着要冻饿死在街头,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好投靠汪恩甲,同居不久就怀孕了。

但产期临近,债台高筑的汪恩甲付不起房钱,借口回家取钱逃走。而萧红被困在旅馆里,走投无路时,只好写信给哈尔滨《国际协报》副刊编辑裴馨园求助。

裴馨园带着一些当时在哈尔滨颇有声望的文学青年到旅馆看望萧红,为她提供了一些生活用品,但大家都付不起高昂的房费,萧红还是被困在旅馆里。在此期间,文学男青年萧军常为她送书刊,并鼓励她开始文学创作,两人日久生情,萧红也因萧军的影响而走上了写作之路。

1932年夏天,洪水淹城,萧军等人趁夜租了一艘船,打算从酒店窗口偷偷救走萧红。洪水中,他们互相寻找着对方,终于在一片颠沛流离之中相遇,他们拥抱在洪水泛滥的街头,百感交集,喜极而泣。

不久,分娩期间,她在医院生了一个女婴,因为没有能力抚养,就送给了医院看门人。从那以后,这个孩子下落不明。出院后,萧红和萧军开始一起生活。在此期间,他们一起完成了散文集《商业街》。

虽然他们不可避免地要整天努力谋生,但与未来相比,这可能是萧红此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虽然他们很困难,但他们内心很满足。

1933年,萧红发表了第一部小说《弃儿》,署名悄吟。说是小说,不如说是萧红对生活的总结。整篇文章几乎是萧红自己从怀孕到弃女的经历。是她在怀孕和分娩期间艺术加工生活形成的作品,还是根本就是纪实?

对萧红了解的人,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总会把萧红代入其中,到处都是她的影子。所有成为母亲的人都想紧紧握住萧红的手,紧紧握住,只是无言。总说艺术来自生活,但生活比艺术痛苦得多。

萧红同年5月发表了第一部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此后,她先后发表了《中秋节》《看风筝》《太太和西瓜》《小黑狗》《腿上的绷带》等小说和散文,开始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们合著小说散文集《跋涉》10月出版,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并在东北引起极大轰动,但也引起了特务机构的注意。两人为了避免危险,从哈尔滨逃到了青岛。

在青岛,两人勤于笔墨,并通过书信认识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随后,萧军完成了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萧红也完成了她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生死场》,两人将作品送到上海请鲁迅阅读评论。二人的作品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后来鲁迅还亲自帮助联系出版。

1934年,二萧再次因时局动荡而离开青岛,辗转流亡上海,得到了鲁迅的无私帮助,并通过鲁迅认识了茅盾等著名作家。又在鲁迅的帮助下成立了奴隶社,出版了奴隶系列。《生死场》出版时,从不轻易捧人的鲁迅为其作序,大赞萧红叙事与写景,胜于人物描写,这是萧红首次以萧红的笔名出版作品,也因此获得了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鲁迅特别欣赏萧红,曾向众多文学大家推荐萧红,以至于引起了后人的一些猜想,认为二人之间除了师生之情,还有其他精神和情感上的碰撞。萧红在上海文坛崭露头角后,萧军不但没有为之高兴,反而产生了嫉妒心理,而且频频传出绯闻,萧红的痛苦无处可藏。

而萧红自以为可以离开萧军,于是她一次一次离开,最久的一次是东渡日本。但每次又都回到萧军身边,撕心裂肺承受萧军跟其他女人的背叛。就像萧红自己说的,萧军把她当一根火柴划了,燃为灰烬。然后又当着萧红的面去点燃另一个女人。

那段时间,孤独的她经常一个人去拜访鲁迅,有时一天要去他家几次。鲁迅不喜欢在家招待客人,所以上门的人很少,但是纯真活泼的萧红来了,总是让他开心起来。

萧红在鲁迅面前像个孩子一样肆意,天马行空,甚至撒娇任性,而鲁迅为了和萧红聊天,也会放弃休息时间,要知道那时他的肺病已经很严重了。

后来连许广平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微妙,曾婉转地向朋友抱怨萧红来得太多,扰乱了他们的作息,有一次更连累鲁迅受凉生病。从鲁迅和萧红的一些作品的缝隙中,确实能感受到那种幽秘、隐晦的感情,但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世俗的男欢女爱,鲁迅对她更多的是欣赏和怜悯。

后来,在鲁迅的建议下,萧红去了日本。1936年10月,远在日本的萧红得知了鲁迅死讯后大哭一场,甚至病倒。她给萧军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昨夜,我不能哭了。我在《中国日报》上看到他的照片,那是一个如此痛苦的时刻。”

后来萧红还写了《回忆鲁迅先生》,被认为是所有纪念文章中最真实、最感人的一篇。

1938年,由于长期的争吵和矛盾,萧红正式与萧军分手,离开了这个曾经把她救出苦海,让她走上了另一条人生道路,后来却家暴她,嘲讽她的男人。

甚至有一次在聚会上,萧军得意洋洋地承认,他把萧红的左眼打到青紫。多年后,提到六年的感情生活,他又说:“如果从妻子的意义来衡量,她离开我,我就没有什么遗憾了……在个人情感生活上,她是个软弱的人,失败的人,悲剧的人!”

这男人多么狭隘,多么无情,如果探究他这满满的情绪和怨言,恐怕是当年胡风的那句大实话让他一直耿耿于怀:“她的创作才能可能比你高,你是用功和刻苦的,她却是用个人的才华和感情在创作。”

一个男人因为才华不如妻子,竟能面目狰狞到这种程度。与萧军的薄情寡廉相比,萧红的姿态要高得多,她去世前把《生死场》的版权留给了他。

后来,萧红嫁给了端木蕻良,尽管当时她仍然怀着萧军的孩子(后来孩子的去向也成了谜,萧红自己说夭折了,有人怀疑是送人了)。与萧军不同的是,端木不仅尊重她,而且大胆地称赞她的作品超过了萧军的成就,这使得萧红非常高兴。

那时,圈子里的朋友们虽然嘴上不说,但对萧红或多或少都有些嫉妒,从不愿承认这个半路出道的女人,比自己更有才华,甚至经常找一些生活上的不足来指责萧红。

结婚后,端木带萧红去了香港,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没有家暴,很少吵架,互相扶持,萧红也在此期间完成了她人生中最成熟的几部作品。尽管端木也有优柔寡断、不善于生活等缺点,但与萧军相比实在是好太多了。

萧红去世后,他不但一直保留着萧红的头发,还经常写诗怀念萧红。萧红的骨灰移葬到广州银河公墓后,他几乎每年都要为萧红扫墓,偶尔自己不能去也会托朋友去。在萧红去世十八年后端木才再婚,他对萧红的感情可见还是很深的。

萧红在1940年开始在香港写《呼兰河传》,这是她最著名的小说。她用一种极其温暖浪漫的语调和近似稚嫩可爱的视角,回忆起家乡呼兰河城诗情画意的风土人情。

虽然有批判,但也是轻描淡写,漫不经心。

也许是成年后崎岖曲折的人生道路,让这个坚强跌跌撞撞的女人有了一些倦怠,试图通过回忆来重温祖父宠爱的童年时光,让她的精神得到一丝安慰。其实萧红总觉得自己是个不懂世事的小女孩,经常让人从她的行为风格中感受到这一点。

《呼兰河传》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种成功是在血泪的悲剧中所写的成功。有人说,文人作家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需要经历巨大的悲伤和痛苦,才能写出好的文章,痛苦才能激发灵感,否则幸福只是千篇一律的相似,但如果有得选择,渴望爱情、理想、和平的萧红,应该宁愿幸福平庸,也不愿意惨烈扬名。

正如她嫁给端木时所说,我只想过正常的普通夫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家暴,没有不忠,没有嘲笑,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体贴。

1942年,萧红在香港因病去世,结束了她在这个世界上艰难行走的31年之旅。去世前几天,她预感到自己时间不多了。她在纸上写道:“我此生受尽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心,不甘心。”

灰暗的情绪,就像没有熄灭的炉火,有着奄奄一息的绝望,但内心依然是热浪滚滚。

这样一个既坚强又脆弱,有理想却悲观,可爱可悲的女作家,带着愁怨去世了。她此生都在追求理想,文学理想、爱情理想、自由理想。可惜好像总是差一点,可望不可即。有人哀其不幸,有人怒其不争。

然而,缺爱的她爱过一个又一个男人,但没有人能真正包容和理解她的忧伤,因为没有人真正走进她纤弱的内心。

这个世界很冷,她很寂寞,很委屈。

她很想去爱这个世界,也确实给予了温暖,包括实际生活和作品,但得到的却多是“白眼冷遇”。

萧红这一生,真的好凄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