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律学会联合发布了2019版AHA/ACC/HRS房颤患者管理指南。新指南是对2014版房颤患者管理指南的更新,其中,将“抗栓治疗”改成了“抗凝治疗”。具体指南更新建议如下: 1. 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被推荐作为华法林的优选替代药物,用于降低房颤患者的脑卒中发生风险。 2. 除非合并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或植入心脏机械瓣,房颤患者都应首选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 3. 如果选择应用华法林,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不能达标(2.0~3.0),也应该用新型口服抗凝药。 4. 在开始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前应查肾功能和肝功能,且至少每年重新检测一次。 5. 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时如出现严重出血事件,或需要紧急接受手术治疗时,可应用逆转药物。Idarucizumab可逆转达比加群的抗凝作用,Andexanetalfa可用于逆转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的抗凝作用。 6. 对于卒中风险增加但存在长期抗凝治疗禁忌证的房颤患者,可考虑接受经皮左心耳封堵术。 7. 房颤患者在接受心脏手术时可考虑进行外科左心耳封堵术。这一建议的证据水平从C上升至B-NR。 8. 对于合并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且有症状的房颤患者,用导管消融来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心衰住院可能是合理的。 9. 对于脑卒中风险增加(CHA2DS2-VASc≥2分)、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置入冠脉支架的房颤患者:
10. 已植入机械心脏瓣膜的房颤患者建议应用华法林抗凝。 11.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房颤患者,新指南建议进行减重并纠正危险因素。 摘编自:中国循环杂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