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是最纯净的,因为他们还未经历世俗的渲染,也没有成人世界的弯弯绕绕,纯真、无邪是孩子的本性,在孩子的世界里也只有是与否、黑与白、对与错、愿意与不愿意两种最直接的选择,所以孩子之间拒绝与被拒绝也是常有的事。 孩子拒绝别人的理由往往很简单,可能是他心情不好,也有可能不喜欢对方的衣服,而被拒绝的孩子内心一定是痛苦的,如果家长没有及时的处理,和正确的引导被拒绝孩子的感受,那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社交能力。 早上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一位小女孩非常热情的喊一个男孩的名字,小男孩转头看了看又继续往大门方向走,小女孩跑着追上小男孩,要和小男孩一起牵手,小男孩把手缩到身后又后退了两步表示拒绝,女孩又去拉小男孩子时,小女孩的妈妈在后面大喊:“你就这么愿意和他牵手!他不理你你不会走呀!”女孩顿时失去了刚才的好心情,低下头一个人往前走。 当时,我很心疼被拒绝后又被妈妈指责的小女孩,我相信女孩妈妈的本意是心疼女儿被拒绝了,而小女孩的心情大转变的起因也并非被小男孩拒绝,而是从妈妈指责开始的。不难看出,他们可能是关系不错的同班孩子,男孩拒绝女孩的理由可能是早上不想上幼儿园,心情不好。妈妈的负面引导可能让女孩觉得关心小朋友是一种错误,同时也给女孩灌输了被拒绝后只有退出这一条路可选。有时候我们大人往往喜欢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处理孩子们的问题,而结果并没有预想的效果。 可能会有家长问,那么孩子被拒绝了,就一定要死皮赖脸的继续往上贴吗?当然不用,如果孩子被拒绝后,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可能是孩子本身就不在乎;如果多次被拒绝仍然不达目的不罢休,可能是孩子占有欲很强,我们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把他引向别处;如果孩子被拒绝后,表现的很委屈,我们首先要安抚好孩子的情绪,或者告诉他被拒绝的理由,而不是去说一些增加孩子负面心情的话,比如:“我还不稀罕呢、他不跟你玩你也不要跟他玩”等。 几个孩子在一起玩沙子,一个小女孩也想加入他们,但又没有勇气去说,于是奶奶带着孙女来到孩子们面前问:“她可以加入到你们的游戏吗?” 其中一个小男孩说:“我们不跟女孩玩!” 奶奶被拒绝后很尴尬,便拉着女孩说:“走,咱还不稀罕呢,脏兮兮的让他们去玩吧!”小女孩一脸的委屈,又不时回头看向心爱的游戏,带着憋屈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又一个女孩子同样被无情的拒绝了,委屈的跑到妈妈身边,这位妈妈先是抱了抱女孩,然后对女孩说:“宝贝,我们没有自己的工具,怎么进入他们的游戏呢?走,咱们回家拿铲子和小桶。十几分钟后,女孩带着自己的工具,在妈妈的鼓励下,对小伙伴们说:“我来帮你们运沙子怎么样?”小伙伴们欣然地接受了,还把她当成公主,为她建城堡。 |
|
来自: 板凳门铃 > 《孩子被拒绝一起玩游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