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孩子从不刻苦努力,却能成绩顶尖?

 芊芊紫衣花 2019-03-23

说说我儿子不算刻苦,高考全省约排二千多名的经历,再总结原因和建议。

儿子高考后自己估分不好,也不差,估计上一本没多大问题,同意他提出结伴出省旅游,为将来独立去学校做准备。

分数出来后,查了下,全省排2000上下。这成绩比我想象的好,蛮高兴,打了他手机,说成绩出来了,具体分数和全省排名。

他那边回答出乎意料的冷淡:“哦,知道了。”

感觉他没说下去的意思,聊了下他旅游的事就挂电话了。虽然他素来稳静,但如此反应还是让我有点不解。

回来后家里就和他商量着填志愿了,他的看法我很认同:选好的学校,不图热门专业。专业是死的,人是活的。

再后来,等到了大学通知书,他不悲也不喜。

我扯起了打电话通报他成绩时的事。

他说:“老爸,这成绩不是我理想的。虽然觉得初中到高中,我认真学习就高三那一年。但按模拟考试和自我感觉,这成绩不理想,可能刷题还少,不熟练。没关系,工作也要学习,有方法就不怕!”

毕业后校招,他进了间知名上市公司,还好吧,各种顺利。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基本扯不上关系。

大学毕业后他寄回家里一大箱书,不是什么时尚流行读物,《中国大趋势》《货币战争》《心理学》《五天学会画画》……很杂,有深度广度和工具书,还有佛系的。看到他购买和阅读的书,我心里蛮踏实:这是个让人放心省心的主。

……

小结:

1、刻苦努力和成绩拔尖没有必然关系

就像肩担远比车推辛苦努力,但效果一定不比用车推更快更多更省力。

儿子玩游戏,也喜欢踢足球,不知受什么因素影响,还玩健身。可能受妈妈影响,学会将认定要做的事坚持15天并养成习惯。

中学放学后,听下歌,玩下游戏再健身,或去踢球什么的,我们不干涉。相反,若从小学开始开足马力去拼成绩,能拼多久?

2、学习课本知识是学习,但学习“学习方法”更重要。事倍功半是无奈,事半功倍应提倡。

我长期在外工作,他妈妈也常出差,他初中高中阶段基本属“自理”状态。

回想起来,可能耳闻目染,他从小就培养了阅读的习惯吧,一年级就偷偷看文字版的《西游记》了。

初中,他对政治地理没兴趣,我暑假回来,看新闻时,从伊拉克战争到地缘政治……尽可能将课本的知识和男孩关心的战争等兴趣点联系起来。

给他买了各种各样的地图,还有地球仪等,房间贴得满当当,像作战指挥所似的。

学习方法,貌似也没专门教他,可能我书柜里相关的书他翻看过,还有时结合某些题目给他引导一下,也不多。

他上大学后整理他房间,翻过他的课本、作业、笔记,又写又画的,看得出他领悟并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习惯使用和研究的“形象+线索”的方法多少对他有影响。

……想起我有点愧疚,和他一起时间真不多。

建议:

在悟空问答里回答了孩子教育的很多问题,觉得家长盯住孩子作业和成绩分数的多,学习并引导孩子学习方法的少。特别是部分妈妈,感性发泄情绪吐槽的多,理性静下心来观察孩子,扎实找到方法并坚持的少……

如果你的孩子还在小学阶段,真不能只盯着眼下的分数和成绩,应在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和领悟学习方法上下功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