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养生: 宜祛湿健脾, 清热解毒

 边缘人6603 2019-03-23

惊蛰,是“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有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风调雨顺,主好年景。有些地区忌讳惊蛰日前听到雷声,并总结出“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气象规律。

民谚说的好,“早春早春,慎防春瘟。”早春三月,冷暖骤然变化,使人免疫力与防御功能下降。冬眠后开始滋生繁殖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乘机肆虐,从而导致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早春气温多变,是急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寒潮前的温暖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跃,气温骤冷,容易引起全身受凉,呼吸道局部温度也随之降低,抵抗力减弱,病毒或细菌极易入侵,惊蛰养生除了要注意呼吸系统的问题、祛湿健脾,清热解毒也是一大要点。健康新贵营养医生,建议在惊蛰节气时,可以吃以下养生餐: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

[配料]新鲜土茯苓25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3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猪月展洗净,切块。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即可。

[功效]祛湿健脾。

木棉花炖水蛇

[配料]木棉花18克、圆肉15克、水蛇400克、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木棉花、圆肉浸泡,洗净;水蛇、猪瘦肉洗净切段和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即可,饮时下盐

[功效]祛湿毒、通经络

绵茵陈蛇舌草煲鲫鱼

[配料]绵茵陈20克、蛇舌草20克、鲫鱼1条(约400—500克)、猪瘦肉100克、蜜枣2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物浸泡、洗净并蜜枣去核;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油便可

[功效]清肝热、祛湿困。

川贝母海蜇皮猪瘦肉汤

[配料]川贝母12克、海蜇皮80克、猪瘦肉200克、生姜3片。

[做法]川贝、海蜇皮分别洗净,稍浸泡,晾干;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下瓦煲,加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1个半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去痰湿、止鼻鼾、消痰涎

生活起居

惊蛰养生要根据自然规律,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饮食调养,除了上述的养生餐之外,还可以注意以下日常生活的养生方式:

1、起居方面。

随着气温回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为了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和生活,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为了一个良好的睡眠,建议睡前泡脚、按摩脚底,这样可以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睡前还可以稍微活动身体,有利于身体舒展和放松。

2、运动方面。

适当锻炼,增强体质。从事文职工作的朋友,在春暖花开之际,应走出办公室,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以防未老先衰。对于老年人,由于不适宜作剧烈运动,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广播体操、老年保健操、气功、太极拳等运动。

3、饮食方面。

春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习俗,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惊蛰饮食调养应以保阴潜阳、以食养肝为原则。要注意全面营养,宜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动物脂肪性食物,按时就餐,消化功能差时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保证营养的摄入。新鲜熟透的水果,有益于健康。

4、情绪方面。

调适情绪,以养肝气。春天万物生发时,人的情志也处于一种开放宣达、生发疏泄状态,情绪易变,因而精神性疾患较多。可见春季要重视情志调养,做到心胸开阔、乐观愉快。还要特别注重养肝,避免怒伤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