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纯真与失落 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技巧

 蔡叔刚 2019-03-23
dean5 发布于: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原声碟封套

 

作为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为数不多的改编动画之一,《哈尔的移动城堡/霍尔的移动城堡Howl's Moving Castle》(2004)无疑是一部艺术及商业上都非常成功的经典之作。从剧本改编角度对影片的主题、人物、结构、情节四个维度考察影片的文学改编技巧。

 

《哈尔的移动城堡》改编自英国科幻小说《会魔法的哈尔和火之恶魔》。本文从创作角度入手,通过与原著的对比,梳理出改编者的创作思路,由此总结出影片的改编技巧。

 

宫崎峻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做我们的纯真与失落。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西班牙版碟套

 

当我们无知但无畏地望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的眼睛是闪亮的,好像一望无际的水面。纯真失落在成长的迷途中,失落在与魔鬼交换POWER的协议里,失落在喧嚣的繁华以及冷漠的假面背后。
  
哈尔的移动城堡,是还没飞上天空的城市,而哈尔就是我们的幽灵王子,是丢失了名字的琥珀川。我们的苏菲,有着一双永远纯真的眼睛,不管她的头发会是什么颜色,也不管她叫什么名字。
  
纯真与失落,永恒的主题,也永恒地唤醒每个人的梦。所谓的魔法,不就是编织一个梦境,让你走进去,却象是真的一样。宫崎峻是VIYU这一生中,遇到的最伟大的魔法师。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香港桌面


一、主题
  
1.深化:和平的主题

 

在宫崎骏的作品当中。战争往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哈尔的移动城堡》里,影片同样将故事设定在战火纷飞的背景下:天空中盘旋着造型恐怖的军舰、飞机上撒下的传单、迎接军队的欢呼的人群以及火光冲天、硝烟弥漫的空战场面……影片以大量篇幅勾勒出一幅战火中的画面,原著却无意渲染战争的恐怖,只在表现哈尔的魔法争斗中着墨一二。原著中哈尔逃避皇室的征召是为了躲避荒地女巫,而影片中拒绝为皇室而战的他则是出于对战争的冷漠与排斥,他不仅不愿参加杀戮,还一直暗中破坏战争并保护民众。影片通过对哈尔逃避行为的处理以及战争场面的描绘来深化反战与和平的主题。

 

 

2.升华:爱、勇气与成长

 

宫崎骏的作品几乎都是围绕成长主题展开的。影片中的哈尔是一个魔法师,用自己的心与卡西法订了契约而变得玩世不恭,但在与作为清洁工进入城堡的苏菲的相处中,他真心地爱上了她,由爱获得了勇气,完成了个体心灵层面上的成长。苏菲是一个自卑的少女,被咒语变成了老太婆,她于是离家进入了移动城堡。苏菲被下的咒语会让她的外表随心理年纪而变化。面对恋人哈尔的困境,苏菲更是展现出自己的坚强和责任感,帮他解除了与卡西法的契约。原著中哈尔为何爱上平凡又自卑的苏菲呢?小说并未提供一个合理的解释。影片则大刀阔斧地删除大段情节,将叙事重心放在描述哈尔摆脱虚荣、不再逃避的心理转变上来。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美国版海报

 

二、人物
  
原著中作为邪恶角色存在的荒地女巫,在影片后半部变成了一个需要帮助的老人,苏菲不计前嫌地悉心照料她,更好地衬托了其善良、宽容的性格。影片将皇室实权者莎丽曼夫人与哈尔对立起来,这一转换消除了原著中简单的正邪二元对立局面,使得人物皆有不同的立场和人格。影片将贾斯汀王子、波西瓦与稻草人结合在一起,并赋予了其新的形象:苏菲的爱慕者以及守护神。在对原著中人物进行了删节处理后,影片变得更加精简、紧凑,将主要篇幅用来塑造主人公的人物性格,使其兼具鲜明的外部特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影片中的哈尔,与原著中一样风度翩翩,不同的是影片弱化了他的花花公子形象,反而将其孤独忧郁的性格着重描绘。如哈尔与苏菲在城堡中的会面,原著中如此描述:

 

穿着一身华丽蓝银色套装的高个儿青年,停下动作,将金发由一双非常好奇、如绿玻璃珠的眼前拨开,回瞪过来艘削的长脸面露困惑。“你到底是谁?”哈尔问道,“我在哪儿见过你?”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德国版海报

 

影片中哈尔则疲惫地低着头走到苏菲面前温柔地说:“卡西法,难得会听话呦……这可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而后转头,微微笑道“你……是谁?”

 

相较之下,性格的差异便凸显出来,原著的哈尔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影片中的哈尔则展现出了温柔忧郁的一面。
  
三、结构
  

1、叙事线索的调整

 

原著中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国王任命哈尔去迎战荒地女巫,哈尔百般推托,荒地女巫于是激怒他,又把苏菲作为人质,哈尔只好积极迎战取得胜利。暗线是哈尔和卡西法都对契约感到后悔,他们一个失去了真心一个失去了自由,但又无法解除契约。苏菲拥有独特的魔法可以帮忙,但她必须了解契约的秘密。她通过破解一个咒语成功地解除了他们的契约。在影片中,明线被调整成为哈尔拒绝为皇室战斗,这一调整可谓至关重要,一方面深化了影片的反战主题,另一方面,使得哈尔响应皇室征召不再是为了复仇或营救的无奈之举,而是出于对苏菲的爱。

 

 

2、爱情主线的突出

 

原著中对于哈尔与苏菲的情感互动并未着重描绘,但在影片中,哈尔与苏菲的爱成为影片的主线,两人邂逅时的场面梦幻而浪漫,苏菲对哈尔的生活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而哈尔也用频频的惊喜来博爱人一笑,到了影片结尾,历经磨难的两人终于用爱克服了一切困难,爱情也明朗了起来。
 
四、情节

 

1、增加浪漫桥段

 

原著中表现哈尔和苏菲的互动时多以对话形式展开,趣味盎然但情调不足,而电影却给了宫崎骏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影片开头哈尔的英雄救美是原著所没有的,这也是哈尔的第~次亮相。僻静的小巷里,苏菲遇到了两个调戏她的士兵,哈尔适时出现,他眉目俊美、碧眼迷离,手指轻轻一点,就给苏菲解了围。荒地女巫的手下追来,哈尔牵着苏菲的手腾空跃起,直冲云霄,这时的背景音乐切换成美妙的华尔兹圆舞曲,两人踩着舞曲的节拍上演了一段梦幻般的“空中华尔兹”,哈尔的金发和苏菲的裙角飞扬,世间的繁华尽收眼底。两人降落在阳台,哈尔手臂一挥就消失不见了,留下错愕不已的苏菲站在原地,一切宛若梦境。这场漫步云端的情节使得苏菲对哈尔一见倾心,而哈尔的英俊迷人、温文尔雅、来去如风的形象特征也得到了很好地展现,比之原著中两人初见于五月节时的情节更胜一筹,有了这场“空中华尔兹”做铺垫,两人日后的爱情发展更加自然而然。

 

 

2、改写契约的秘密

 

原著中哈尔与卡西法签订契约的秘密隐藏于荒地女巫留下的一则神秘咒语中。苏菲误打误撞地实现了咒语中所有的条件,最后解开了契约之谜。但在影片中,改编者安排苏菲通过魔法之门进入了哈尔的童年,给影片渲染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宁静深邃而回味绵长。幽蓝的星空下,苏菲走向星之湖畔,苍穹中流星划落,或消失在草地上或落入湖水中,发出叮咚的声音。一个男孩孤单地站在草地中央,抓住了将要坠落的流星,仰头一口吞下,然后他弯下身,将一颗跳动着火光的心脏从胸口捧了出来。年幼的哈尔手中的心火熊熊燃烧着,苏菲远远地看着这一幕,瞬间明白了一切。“哈尔,卡西法,我是苏菲,等我,我一定会去找你的,在未来等我……”苏菲忘情地大喊着,哈尔转头,看见一个少女沉入地下不见了。这是影片中最唯美和感人的一段,构图、色彩及光影都与音乐完美地契合在一起,描绘出了充满魔幻色彩又泛着淡淡忧伤的童年往事。而且。有了这个未来之约的呼应,影片开始哈尔对苏菲的情有独钟就不会令人感觉突兀,卡西法允许陌生的她进入城堡的举动也变得有理有据了。

 

 

3、样貌随心情而变

 

前文提到,苏菲被下的咒语会让她的外表随心理年纪而变化。苏菲的面容时而苍老时而年轻,这完全取决于她的心理状态。自卑时,她有着老人般爬满皱纹的面孔需要负担起家庭重任时,她就变成了一位慈祥的中年妇人,仿佛母亲的形象;而当她心爱的哈尔遇到困难时,或哈尔做出充满爱意的举动时,苏菲便化身成了勇敢、纯净又智慧的恋人,她青春的面容也便随之恢复了。这样的改编不仅为影片增添了强烈的魔幻色彩和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现代人自身的处境,当个体处于精神的匮乏和困顿的状态时,他的心灵世界是苍白、自卑和焦虑的。而当他有了理想、使命和爱,他就会摆脱懦弱和孤独感,变得乐观、积极,连眼神中都闪烁着勇气和生命力。

 

《哈尔的移动城堡》的日本版海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