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悟空问答

 yibing168 2019-03-23

看到这个问题我毫不犹豫地进来了,其实我跟题主是一样一样的,以前读书的过程中也很迷茫,也曾经搜寻过各种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

有一次,看李敖的节目,忘了是《李敖有话说》还是《千秋评论》了,也可能是《李敖秘密书房》。

这位李敖李大师,平时喜欢吹牛,关键是,人家吹的都做到了。

在节目里,李敖大师又开始吹自己读书厉害,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很牛逼,说古人读书破万卷算个屁,自己读书才真叫厉害。

李敖大师介绍完自己超牛的读书方法以后,推荐了一本书,叫做《古今名人读书法》。说这本书不错。

我一想,既然是李大师推荐的书,肯定差不了,于是就买了回来。不贵,十来块钱。就是下面这本。

打开这本书我震惊了。

这本书的作者,把从周朝到民国的无数名人的读书方法都找到了,辑录成了一本书。里面的读书方法之多,真可以说汗牛充栋,琳琅满目。

当然,里面有些读书方法,不能算具体的方法,只能算指导思想。比如孔子说的什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从这部书里,也可以看到,越往后的朝代,学习方法越具体。

比如,砸光的司马缸的读书方法就是背诵,司马光说,马上也要背,睡不着也要背,上厕所也要背。背不下来,就不能算读书了。

比如苏东坡的读书方法是八面受敌读书法。例如,读汉书,每一遍只看一方面,第一遍看人物,第二遍看事件,第三遍看天文地理,第四遍就看典章制度。从四面八方分别吃透这本书,最后融会贯通,才算把汉书看懂了。

大体上,宋朝之前的读书,还是以背诵记忆为主,从而再去理解。

到了明朝,大量的学者文人,开始讲究理解和怀疑。

大体的原因是,宋朝的雕版印刷普及了,书太多了,看不过来了,也背不过来了,只能少看几遍,通过理解和辨析去读书了。像宋朝人那样,连史记汉书这种都背诵,明朝人说,对不起,没这个精力和时间啊。

唐宋的人口气大,读书破万卷,明朝的王阳明就开始教徒弟读书要专了,不专不行啊,书太多了。王阳明说,读书要“惟精惟一”。

明朝的杨继盛的读书方法比较好,他说,在书里读到什么,要想到自己将来能不能做到,其实这就是知行合一的路子。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就是这个路子。

到了清朝,读书方法就真的具体起来了。因为清朝最兴盛的学问是考据学,是具体到每个字的学问,所以清朝人的读书法很具体。

民国的读书法大体沿袭自清朝。比如梁启超甚至教给人们,怎么样专门读《史记》,怎么读《四书五经》。等等。

总之,这本书非常不错,如果真的读书的时候找不到方法,就看这本书吧。强烈推荐。

其实看李敖的节目,能从他那里学到很多学习方法,跟大师学习,错不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