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作者简介 刘艺燊 现就读于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级中医学五年制本科实验班(铁涛班)。 十分高兴及幸运,本学期16级铁涛班的伤寒论课程由李赛美教授主讲,李教授为了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伤寒论在临床中的应用,在工作量高强、病人繁多的情况下,仍安排机会,为我们提供去临床跟诊学习的机会,其苦心令我们感动。 我是在开学初第一批去跟诊的,这次跟诊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我收获良多,见识到了经方大家的临床疗效,增加了我对中医临床治疗效果的信心,也激发了我学习伤寒论的热情。 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当一位有温度的医生 短短的一个上午,我最大的感受是,李教授是一位十分有温度的医生,不仅对自己的学生,对病患及家属也是十分的温暖,丝毫没有“架子”。时隔已久,但忘不了自己进入诊室时拘谨、惴惴不安的心情,约莫等了五分钟,李教授进入诊室,面带笑容的与跟诊的学生们聊了起来,询问学生的情况,和学生们说自己遇到的事情,让跟诊的同学拿凳子坐,短短几分钟,诊室里的气氛瞬间就温馨了起来,我紧张不安的心也放了下来。 每位病人就诊时,李教授都会将视线从电脑屏幕前移到患者脸上,面带笑容的与病人说一声“你好”,请病人将手放在把脉用的小枕头上,李教授没有直接的将手放在“寸、关、尺”三部,而是握一握病人的手,感受一下病人手上的温度,传递自己的温暖给病人。问好、注视、握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体现出李教授对每一位病人的关怀,将他们当成朋友对待,对他们表示尊重,构建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虽然李教授说其擅长的伤寒论在医院中对应的是内分泌科,但由于李教授的大名,不少疑难杂症的病人也慕名而来,这类病人往往因寻医问药无果,内心烦躁不已,在就诊时会和李教授说很多自己的烦恼,李教授会不厌其烦的开导、宽慰他们,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与病人产生共情。李教授还与我们跟诊的同学们说:“很多得了肿瘤的病人,一提到医肿瘤医院或是其它地方就诊时,都会恐惧,但却十分乐意来我这里。”我想:这是因为李教授像太阳一般温暖了他们被病魔冻住的心吧。 跟诊中,有一位老病人开心的和教授分享自己的女儿刚生了一对双胞胎,教授发自内心的祝贺她,还询问两位新生儿的情况,和学生们一起看双胞胎的照片,诊室内洋溢着笑声,如同一个分享快乐的大家庭。除此以外,李教授从不责备病人,都是用肯定和鼓励的语气去和病人说医嘱,病人如果未遵循上次的医嘱,李教授都是笑笑的去鼓励他们。 中医讲究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治疗,李教授重视人文关怀,用心去感受每一位病人的心声,将自己的正能量传递给病人,“时常去治愈,时常去宽慰”。 二、重视回访、跟进病人的情况 一进诊室,就看到李教授带的研究生师兄师姐们的手上有很多翻的旧旧的本子,仔细一看,是病人情况的记录本,每位病人就诊时,师兄师姐们都能找到他们过往在李教授这里就诊时的情况,每一次病情的进展、用药、用药后回访的反馈,十分详尽。虽说医院有每一位病人的就诊记录,但与自己规整的仍相去甚远,这样不辞劳苦的整理临床资料,不仅是为了方便临床,也是一种临床研究,长期真实的记载,可以直观的反映病人病情的变化与疗效。都说中医是慢郎中,但慢郎中不代表就无效,就一个个长期的病例拿出来,就是中医疗效的证明。同时,李教授作为国内外伤寒学术的带头人,其病案具有十分高的学术价值,可供中医学子或临床医生们参考学习,一人辛苦,造福大众。 三、经方回归临床,实践检验真理 李教授在伤寒学术领域有十分高的成就,其课堂教学十分生动,切中要点,字字如金。跟诊后发现李教授的临床也十分厉害。跟诊时,我记录了一则医案,如下:梁姓男患者,52岁,由太太搀扶而来,2013年确诊为糖尿病,随后发现患脑萎缩,自患病以来,心烦,易纠结,走路不稳加重以致不敢走路,双膝无力,饮水易呛,畏寒,矢气较多,眠差,梦呓,二便不利,舌色淡红,苔粗糙,根部腻。据诉其患病前脑力活动较多,身居要职,其家人救病心切,每天给病人进补海参等补品。李教授接诊后建议病人不宜每日食海参,最好三日吃一次。因废物沉积到体内,要先泻后补方妥,教授由此开了两方: 1、 桃仁、黄芪(重用45g)、桂枝、大黄、炙甘草、远志、石菖蒲、乌药、玉米须、干姜、附子(少量) 2、 从厥阴论治,用乌梅丸加鹿角霜、龟板、砂仁、去人参用红参 方1用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附子汤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方中桂枝辛温,外可祛风散寒,内可温经通阳,通达气血;附子温经扶阳,散寒逐湿而止痛,又能助卫阳以固表;生姜、甘草、大枣辛甘发散,而调和营卫,助正托邪,使风湿之邪得以从外而解。乌梅丸治疗厥阴寒热错杂证,酸甘辛苦并用,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既可以清上温下、辛开苦降,又能和胃疏肝、温阳泄热,以达调和阴阳、扶正祛邪。李教授对伤寒原文非常熟悉,能够按照病人情况进行六经辨证,用经方加减,药量精当,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短短的半天跟诊时间,我的收获颇多,李教授经常提起一位对她影响很深刻的儿科医生,让她如今温暖待病人,在我学医路刚始,李教授给我指引了一条路,那就是当一位有温度且医术高明的医生。 【心 得】刘艺燊 【责 编】李奕诗 【审 核】李赛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