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2)
刘备说出这段话的时候大概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前后,这个时候刘备(生于公元161年)已经46岁了,在一个平均寿命不到30岁的时代,他已经算一个老人啦。但是从他的前半生来看,他就是一个失败者的代名词,概括起来是“五易其主,四失妻子”。而且这个人似乎就和他的坐骑的卢马一样“妨主”:他先后跟过的主公当中,公孙瓒、陶谦、袁绍和刘表最后都生死国灭,甚至曹操也是因为他,才没有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这样一个可以媲美名侦探柯南式的死神级人物(走到哪里,哪里完蛋),在当时也是全国知名的英雄,连曹操都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刘备这段话的最初三句是感叹这个时代:“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刘备是利用这个时代走上的历史舞台,可惜当时的时代并不属于他。 因为东汉到三国这段时间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是以袁绍为代表的士族集团。这个集团和当时东汉社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拼爹——你老子如何如何决定了你如何如何,而刘备没有爹可以拼,《三国志》上明确说他“少孤”,意思就是爹死了娘还在,过得也是十分不好:黄巾起义前,刘备尚是一个要靠“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先主传》)的普通人。但是刘备这人聪明,拼爹拼不过别人还可以拼祖宗: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就是我祖宗。这个祖宗认得可是真高明!因为刘胜这个人在历史长河中没有什么名气,但是有一件事干的特别牛,就是生儿子:他的儿子史书明确记载的就有120多个! 而且地理位置还正确,刘胜的墓就在今天河北保定和刘备的出生地涿县不远。因此,《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把刘备归入了刘胜之子涿县陆城亭侯刘贞的后裔。到了刘备这一辈已经过了差不多三百年,谁是谁祖宗,只能自己琢磨了。 抛开这层汉室的光环不看,刘备的身世其实是很明白的:“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三国志·先主传》)。由此看来,刘备的身世和后来的姜维差不多,可以解读为涿县地方豪强的一支,家里经常有人在州郡级别的衙门里面任职,所以他才有资格认识公孙瓒、卢植这样级别的大人物;所以他才可以得到中山国大商人张世平、苏双的支持,在黄巾军起义后开始自己拉杆子、组队伍。但刘备在当时,没什么名气,所以最早投靠到他帐下的人在当时出身也很不好。比如关羽,是个逃犯:“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也。亡命奔涿郡。”(《三国志·关羽传》),所以现在拜关公的基本都属于黑社会范畴。刘备这支队伍最早也是被各个大军阀当成雇佣军看待的。 东汉王朝有十三个州(西北雍州、凉州;南方:益州、荆州、扬州;河北:冀州、幽州、并州;中原:兖州、豫州、青州、徐州和司隶校尉部,合计十三州。)。当时的天下,董卓占据了雍州、凉州地区,焚烧洛阳破坏了司隶地区;南方的扬州、荆州、益州被三个姓刘的州牧统领:扬州牧刘繇、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这些地方都相对平静,真正乱的是河北和中原,也就是起兵讨伐董卓的那帮人自己折腾的要命。而这些折腾中真正对立的其实就是袁绍、袁术这对兄弟。 袁绍的地盘是以河北冀州为中心,兖州牧曹操当时还只是他手下抵抗袁术的马仔。袁术的地盘则集中在扬州北部的淮南和豫州一带,因为袁家出自汝南郡,所以袁术的地盘才是袁家祖业,根基深厚。袁术手下的马仔最厉害的是孙坚、孙策父子。袁术还想要公孙瓒当自己的马仔,但公孙瓒实力很强占据了幽州、并州并且把势力向南渗透入青州一带,他手下的军事力量最强,拥有当时天下精锐的“幽州乌丸杂胡骑”和自己组建的“白马义从”,想自己单干。 刘备最早的雇主,是公孙瓒。 跟公孙瓒混了一段日子,刘备受命援救遭到袁绍手下马仔曹操毁灭性打击的徐州牧陶谦。刘备这个时候兵力很少,但他的救民之心在徐州牧陶谦和徐州老百姓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影响(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人!所以再说一遍:刘备在诸葛亮心目中早就是救民的英雄,曹操才是那个胡乱杀人的马仔。) 于是陶谦在死之前把位置传给了刘备,刘备一下子由一个雇佣军头领变成了东汉王朝正经八百的大军区司令员!作为雇佣兵里的战斗机,刘备的战斗力得到了几乎所有雇主的认可。但是刘备虽然有过机会却从来不能够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下一章再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