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五星 摘要:BIM技术在我国具用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建筑行业多个部门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档案部门、物业单位一同开花结果。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BIM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第一,BIM将在建筑企业逐步普及,一是BIM这一管理方法的势在必行,促使一些建筑企业,不得不投入相应的费用来学习BIM。二是施工单位为了挖掘和发挥BIM工作员工的个人潜力,制定了奖励性工资等激励制度。三是一些施工单位定期组织BIM比赛。四是施工单位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BIM培训。第二,论述了建设单位将是BIM应用的最大受益者。设计单位用BIM成果,其可视化的效果能让建设单位一览竣工后的全貌,其真个建筑的结构、布局一览无余。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的减少了以往设计图纸容易带来的诸多遗憾。第三,论述了建设单位会逐步比施工单位更加重视BIM的应用的原因。第四,论述了BIM的应用将会在咨询、管理单位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第五,论述了BIM数据库将作为档案的一部分在档案馆保存。 关键词:BIM数据库;技术应用;我国的发展;应用前景 前言: 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即建筑信息模型,发源于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建筑工程项目均采用了BIM技术,及早的验证了BIM技术的应用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虽然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但由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方法并没有有效使用在施工领域,导致建筑业生产力不能持续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建筑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竞争的和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建筑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不高严重制约了其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化与智能化必将是建筑业的未来发展趋势。BIM技术将在建筑行业多个部门如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档案部门等一同开花结果,在我国具用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BIM将在建筑企业逐步普及 目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大公司,如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已经用BIM解决施工中的实际问题。思想意识稍逊一些的公司也已经觉察到,BIM是施工企业绕不过去的坎,是不得不学的一门技术。BIM标准如《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GB/T 51212-2016)、《建筑幕墙工程BIM实施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BIM实施标准》、《建筑机电工程BIM构建库技术标准》等一系列的BIM规程、标准的相继出台,着实给小的建筑企业增加了不小的压力,有关BIM的标准还会不断的出台,学习BIM应用BIM是已经是建筑行业的大趋势。 现在,许多大的建筑企业已经在用BIM解决实际问题了,就投标而言,懂得BIM而且在投标中用了BIM的,中标几率就大得多。当招标人员看到很炫的BIM演示,那可视化效果定会耳目一新,对投标者而言无心中增加了几分胜出的把握,对招标者而言,心理的天平也会偏向BIM 做的好的一方。BIM的先行者们一旦尝到甜头,会更加努力学习和更好应用BIM,后进者也会迎头赶上,就目前而言,建筑企业学习和利用BIM也是在曲折中前进,甚至有的企业老板见不到什么收益,发展就会缓慢一些,但无论如何,BIM 的学习和应用是必须的,因为BIM在建筑企业的应用已是大势所趋。 总之,从目前BIM在我国的发展趋势,BIM将在建筑企业逐步普及,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从以下几方面可以看出: 一是BIM这一管理方法的势在必行,促使一些建筑企业,不得不投入相应的费用来学习BIM,就小企业而言,多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先投入几十万购置所需的硬件,找几个自己单位的员工先做BIM的基础性工作,以积累经验,在初始阶段,这些人还可以兼做别的事情,两不耽误。我所在的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一公司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成立了BIM团队,有独立的BIM工作室,已经在几个工程的投标中得到了应用,如在中航技易发研发办公楼工程中就成功应用了BIM,团队在参加中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等单位组织的BIM大赛中并获得了奖励。 二是施工单位为了挖掘和发挥BIM工作员工的个人潜力,制定了奖励性工资等激励制度,如对考取一级BIM证书的人员,每月增加奖励性工资100元,对考取二级BIM证书的人员每月增加奖励性工资200元,对获得BIM战略规划证书的员工,每月增加奖励性工资300元,虽然钱数不多,但对于考取证书的人员老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鼓励。或者采取一次性的奖励,如对考取一级BIM证书的人员,一次性奖励10000元,对考取二级BIM证书的人员一次性奖励15000元,对获得BIM战略规划证书的员工,一次性奖励20000元,这都是很好的办法。这样要比自己培养、培训需要的花费要少得多。对BIM 工作者,在工资待遇上都是很优厚的,这样就能跟多的刺激更多人员加入,BIM团队自然就会越来越大,各种人才都有了,解决实际问题便会得心应手。我所在单位也是用的这一方法,并且奖励更高。 三是一些施工单位定期组织BIM比赛。比赛和名次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和奖励联系在一起,适当的组织比赛,能有效地刺激BIN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BIM团队中人人比学赶忙的气氛,人人能够时刻意识到不进步就要落后。促使BIM 团队中每个人员自觉地去学习去研究。在我所在的单位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一公司,凡参加BIM大赛获奖者,一切费用单位给予全部报销。 四是可从有关培训部门的学员组成可以看出,我曾经参加的一次BIM 培训,学员是施工单位的占的比例在80以上。这些结业的学员回到自己各个不同的施工单位,必然在BIM的应用中成为活跃人员,是BIM应用各个在施工单位更加深入。 可见,BIM的应用在建筑企业将逐步普及并广泛深入应用,已经指日可待了。 二、建设单位将是BIM应用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在没有应用BIM 的各个建设单位,从项目的决策立项、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竣工再到运维,仍然像以往一样,把确定立项的工程交给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最终把设计好的图纸交给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在进行招标,选择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多年来一直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一直延续了下来。那么,以往存在的也基本是无法避免的一些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专业和土建冲突了无法进行施工,不得不暂停施工,建设单位只有再联系设计单位修改图纸,对新修改的地方,建设单位免不了再继续追加投资,随着工期也将拖延,各方协调完后,工程再次重新开始施工。那么能否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呢,可以说设计很难做到一点不差,只是工程变更多与少的问题,可以说出现变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些地方图纸上没有,建设单位不得不又去找设计进行补充图纸内容,又得重新计价追加投资,原计划的竣工日期不得不改变,直接影响了按期竣工。但有的建设单位计划的竣工日期又不能推迟,这就让施工单位重新计划调整工期进度,施工单位为了按期竣工,不能不加班加点,现场凌乱不堪,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三是设计单位虽然按照建设单位的意图绘制了图纸,但工程竣工后到底什么样,包括观感、功能。竣工前也只是心中有个大致的印象。尤其是比较大的工程,一些细节建设单位根本无法在施工图中做到心中有数。想看一下竣工后的效果也没有办法。只能对竣工后的工程即便在一些地方感到设计的不够满意也只能留一点遗憾了。 以上这些问题有没有解决方法呢,能不能提前解决减少返工、减少变更呢。答案是有。那就是BIM。可能有人认为,BIM对施工单位利益最大,最起码目前施工单位将BIM用于投标,得到很好地效果,殊不知,对于建设单位将更有利。首先,建设单位可以要求设计单位应用BIM来设计,当然设计单位也会愿意使用BIM,能有效地减少返工,避免了不少补充设计等后续的麻烦。建设单位利用BIM可以有效的在施工中避免专业与土建的冲突,因为这些都会在BIM的碰撞检查、可视化审阅等过程中消除。避免了以往的修改图纸、追加投资、工期拖延等不利因素。在BIM应用中,各专业使用同一资源,容易进行协调,及保证了工期有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 设计单位用BIM成果,其可视化的效果能让建设单位一览竣工后的全貌,其真个建筑的结构、布局一览无余。做到心中有数,有效的减少了以往设计图纸容易带来的诸多遗憾。 BIM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修改一处其他相应部位随之修改,省时省工,以往图纸修改一处,其他涉及的相关部位都得重修修改,相对要麻烦的多。而且BIM的改动不像人工修改图纸那样容易发生人为的错误。BIM 对建设单位更加有利的能够用于运维阶段,这一点施工单位就不具备了,工程竣工交给建设单位,就完成了任务,而建设单位的运维才是开始,且是长期的。在漫长的运维中BIM将继续发挥作用。 在建设单位在项目的运维中尤其是专业检修中使用BIM,要比翻阅工程资料、查找图纸方便的多。在计算某项耗费上也很容易,既省时间又胜人力。因此,说建设单位将是BIM的最大受益者,一点不为过。 三、建设单位会逐步比施工单位更加重视BIM的应用 就目前的各个BIM学习班中,参加BIM培训的学员大多是施工单位的,但这并不能说明建设单位就无动于衷,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设单位会逐渐发现,BIM应用的最大受益者竟然是自己,这时候建设单位的有识之士就坐不住了,他们会更加关注BIM并加以利用。 “BIM技术应用分三大阶段:设计、建造、运维。”这三大阶段都与建设单位密切关联。首先,在新的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首先想到的是获得BIM数据库,会让设计单位用BIM设计工程项目,用BIM数据库来代替以前的施工图纸,并让设计单位最终移交设计好的BIM数据库,这样做不但是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更重要的为将来在运维中利用BIM数据库提供基础。其次,强大的BIM可视化应用及材料计算、碰撞检测、进度模拟等功能,可有效的应用于施工过程中,避免了诸多工程变更带来的麻烦,也保证了工期。BIM数据库又能在运维中节约了大量的运维成本。诸多的受益必然引起建设单位对BIM应用的高度重视。 另外,建设单位为了能用到BIM实力的施工单位,将会在招标中特别要求,如没有BIM图队或者没有BIM工程师的施工单位不得投标,在国家层面,没有一定数量的BIM工程师将可能影响资质的升级。在投标方面,没有BIM工程师更会削弱投标的资格。没有BIM工程师的施工单位在投标中将不再受建设方的欢迎。 四、BIM的应用将会在咨询、管理单位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是施工单位在投标等对外需要展示BIM的时候,在自己单位没有能力应用BIM的情况下,会考虑请求外援,当然咨询单位、管理单位也会看到这一强大的市场,他们有比较专业的BIM团队、专家学者。对BIM的应用会比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在请求外援的基础上,聪明的施工单位会让自己公司专门在BIM岗位工作的员工参与,等自己的员工熟悉这一程序和积累相应经验的时候,就可以脱离外援,独立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这一方法,即使没有赶在BIM的潮头,起码也不会太过落后。再加上相应的制度刺激,BIM工作还是可以正常运行的。尽管如此,专业性较强的咨询单位也会长期存在,并将BIM的发展和应用推向高峰。 如我单位施工的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清算中心工程,建设单位就用了管理单位,施工出现的难题、BIM应用、工作协调、质量监督、进度跟踪、合同履行监督等一些列的诸多事情全部交由管理单位。建设单位毕竟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学习新的技术,而且也不具备相应的人才来自行管理,聘用给有相应管理经验的管理咨询单位来管理,建设单位就可以腾出手来干别的事情,可见,管理单位是项目建设发展中也是BIM应用不可或缺的角色。 五、BIM数据库将作为档案的一部分在档案馆保存 虽然现在还没有听说哪一个城建档案馆不要竣工图了要移交BIM数据库,但不能说明将来档案馆就不收BIM,理由如下: 首先,档案馆对堆积如山的档案,目前还没有别的办法,面对越来越多的工程档案源源不断的送进来,却没有存放的地方,库房告急,只能扩建档案馆,或者租用房子做档案馆存放档案。虽然现在的各个档案馆也采用了一些方法,如减少档案资料的移交,以前,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原材材料等都是移交的内容,现在全免了,只移交竣工图和部分比较重要的资料。尽管如此,还是令档案馆对越来越多的档案发愁。有的靠一些电子缩微方法对档案进行缩微,销毁短期资料来维持库存量,但这终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BIM数据库的应用,会让档案管理者们心头一震,好办法岂不是就在眼前吗,限于目前BIM应用的还不够广泛,BIM数据库还不能完全代替竣工图,档案管理者们也只能等待了。在将来BIM数据库完善了,能代替竣工图的一天,档案管理部门势必会考虑让搞建设单位移交BIM数据库,到那时,随着计算机硬件科学的发展,BIM数据库的存储和打开查阅(由于BIM应用标准的统一,数据库都能交互使用,通用的BIM看图软件都能打开BIM数据库。)已经不是问题,各个建设单位移交的已经不是竣工资料而是BIM数据库。 由于各个建设单位即将会意识到BIM的重要性,建设单位必将成为在档案馆是保存BIM数据库的先行者,随之,城建档案馆也必然会随之效仿。由于受中国传统意识的影响和BIM数据库完备程度,可能会经过一段混合移交的时间段,就是竣工图和BIM数据库都要移交,这一段时间可能会持续很长,随着BIM数据库的完备,一些资料将退出移交范围,如设计变更、隐蔽工程验收等,移交到城建档案馆的纸质档案会越来越少。 总之,工程项目的BIM数据库进入档案馆保存,也必将是一种顺应BIM应用的发展而不可阻挡的趋势。 六、结论 从以上论述来看,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不但在施工单位得到广泛应用,更会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宝明,BIM改变建筑业[M],中国建筑出版社出版2017年,p78第二行. [2] GB/T 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