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鹏:传统企业如何新旧动能转换(3)——新旧动能转换的系列思考(五)

 guoxiongxin 2019-03-24

2018年5月21日,解鹏做客由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青春创业励志节目《齐鲁创业》直播,为创业者讲授:传统企业如何新旧动能转换(3)——新旧动能转换的系列思考(五)。

节目中,创业导师解鹏认为:我们传统企业要想在新旧动能转换当中有所突破,一定要做减法。这个减是加减的减,为什么说做减法?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告诫我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做学问,学东西,学知识,每天都要增加一点,让自己多学一点,道可以是很多,我们今天讲的是企业经营管理之道,那么做企业经营管理的话,你就应该做减法,日损,每天都在减少,知识要多学,但是管理企业经营要学会做的少,所以做减法。

那么减的是什么?那么我们看传统企业,从初创到发展,到有一定的规模,甚至于说用传统企业自身的话讲做大做强。整个历程,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进步,但是另外一方面,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无论是企业家本人,还是整个创业团队,还是企业,还是企业的产品,都在背负了很多不该背负的东西,而且越背越多,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家、团队、企业和产品的发展,严重的时候,它实际上会压死、压垮企业家和企业,导致最后都顾不过来,不光是想的做的太多,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叠加了大量的没用的东西,而这些没用的东西,企业家也好,企业也好,还自认为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说就把它背负上了,有点本末倒置了。我们形容就像一个人的在前进的道路上,它虽然在不断地往前走,但是路边他看到的任何一样东西,他都觉得很好,然后他就不断的背上,往自己背包里装,最后发现背不动了,把自己压垮了。那么实际上这些东西后来一看,都是没用的,但是在最初他认为这些东西好像是有用的。这就是我们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存在的问题,所以传统企业要想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学会做减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的一件事。

那么首先我们说企业家本身,一般的任何一个企业家,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在最初创业的时候,不信邪,不信鬼,不信神,一心的要打造自己的产品,打造自己的企业,让她走向成功,走出困境,要成就一番事业,都是这样想,他是心无旁骛的。而这种心态是他成功的关键,因为人要不专心专注于一个事情,他是永远不能成功的,而且单纯的专心专注还不行,得痴心痴迷!为此死不瞑目,死不改悔!只有这样的精神,有毅力,而且还得坚持下去,百折不挠,最后他能成功。那么所有的企业家成功都经历了过程。

问题一:企业家喜欢无用的东西。企业一旦小成,我们就发现我们中国的这些企业家们开始出现了很多的变化,比如原来生活很简单,逐渐的要求有品位、品质。这是不应该是笑话别人指责别人的,到了一定程度我们适当的改善是有必要的。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家的所谓的品质的提升和改变是什么?喜欢品红酒,喜欢品茶,高端的茶,而且非常讲究的茶,比如说明前茶,多少年龄的茶,什么地区的,有些水也特别讲究。另外,讲究打高尔夫,因为这个很高端、高雅,是高层次人才交流的工具等等,包括还有的热衷于酒等等。那么这些东西品质和我们刚才说的一个品质的生活是不一样,我希望的品质的生活是什么?比如说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的时候,更多的可以追求一些精神方面的,比如说看看书,参加一些培训是吧?让自己的生活有改善,能够静得下来,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身心能够健康。那么这才是,但是实际上我们看这些企业家所谓的品质,是这些东西的。另外在这些东西上投入的精力金钱都是巨大的。为了能彰显自己的身份,所谓的身份和地位还有品位,他必然要去非常高端的一些市场,对去淘一些所谓高端的东西回来。再比如说喜欢文玩,喜欢字画,对油画也是在讲究品质,我们说不能排斥。别人喜欢这些东西,喜欢这些东西确实也能陶冶情操,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企业家走向的方向是不一致的。他们更多的仅仅是从金钱的角度来看待它,或者是装扮自己粉饰自己的角度来去掩盖自己的一些缺陷。比如说曾经孙红雷演过一个电影叫《窈窕绅士》,一个没有文化没有品位的,被一个咨询公司的人,短期之内把它包装成又懂得品红酒,又懂得油画,又懂得诗歌的这么一个人,短期之内就把它打造出来了,实际上也反映了一些企业家整个发展的一个过程,但是他们把自己包装成这样的目的,不是真正地去追求它的内涵,而是要了一个表象,而越要这种表象的会越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因为这是个无底洞,而人一旦走向这个方向以后,它是倒不回来的,只能往前走越来越高,它没法让自己往回走。而且我发现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好多这种企业家或者大老板他去淘一个东西的时候,他只问价格,这个多少钱,他实际上都不知道真假,他也不知道好坏,他不知道如何去辨别。所以说这是我们的企业家。那么你要一旦走向了方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么你在思索企业发展、产品的发展个方面上,你的精力可能就有限,这是企业家。

问题二:团队产生隔阂。原来团队之间相互之间毫无隔阂,员工可以直接批评老板,老板也可以骂员工,骂的狗血喷头。然后可能一转身俩人出去喝一场、撸个串,一笑泯恩仇了,第二天继续玩命干。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层级开始增加,企业的管理环节开始增加,管理的幅度再拉大,员工可能很长时间都见不着老板,老板也见不到员工,不是你想见就能见到,那时候可能中间那些层面就已经给你隔住了。那么开个大会,人少的时候开会没有什么形式,可能就是说就行了,开大会,人多了,老板是坐在主席台上发表讲话的,员工,你就自个老老实实坐着小板凳在下边听,相互之间沟通已经成了单向的,而不是双向。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问题三:企业充斥大量无用的制度。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又开始背负了很多的规章制度,觉得我们企业发展了是吧,咱得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当然我们不是说制度不好,但是我们看大量的企业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东抄西凑的。这种东西基本上是把别人的制度拿过来,改头换面,换成自己的字号,稍加改动而已,并没有说真真切切地根据自己企业的特征来制定规章制度,那么规章制度有没有必要?需不需要?发展过程当中,它会不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这些东西根本不去想。而且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的个人也好,机构也好,也热衷于向企业推销所谓的各种各样的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A模式B模式,取个好听的名字,而我们这些企业家也热衷于追赶热潮,有什么开始学什么拿过来就用。最后发现自己的企业规章制度越来越多,有很多的企业给你抱出来,不光是厚厚一本,好多本,不光会有规章制度,还有严格的流程,还有严格的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等等。那么我有时候到企业做咨询的时候,我就问,我说我们企业哪一个人能把这些制度全都了解,谁能够去了解,请举手,一个都没有做到的。我说如果我们所有的人对我们的所有的规章制度竟然全都不知道,我们这个制度制定它的意义何在?有没有价值?我们是否应该打个问号,企业文化照样如此!厚厚一大本,企业文化洋洋洒洒。好,我就问,那么企业当中谁在宣讲企业文化?比如说人力资源部,好,人力资源部部长能不能把我们企业文化从头到尾背一遍,背不过,我说你天天在宣讲,你也背不过,你怎么能让全体员工都能够认知到我们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文化的内容,然后认同这个文化,怎么做到的?我说你企业文化太复杂了,这么厚一本书,谁能够弄通弄懂,你连你自己天天在这儿给大家宣讲,宣扬企业文化,你都不懂,你都不知道,谁能下心思来去看。所以说现在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的这些大量的无用的规章制度,无用的流程,无用的所谓的模式,无用的企业文化,充斥着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实际上这就形成了我们传统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最大的障碍。这些东西可以有,但是不要搞那么复杂。

问题四:企业发展不专注。企业发展过程当中也开始背负很多东西,比如说企业原来是做冰箱的,觉得我不能老做冰箱,是我得有密集型成长战略,我要发展成大集团,还是开发产品,我还得生产洗衣机,我还生产彩电,我还是生产小家电,我还得生产手机,我还得生产电脑,甚至我还得开酒店,搞房地产,我什么都得干,最后这个企业你说他这个企业是做什么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消费者也不知道,觉得好像什么都有,那么我们这些企业发展到今天以后,他突然发现他自己都不知道干什么的,或者他应该主要发展哪个方向,他都是茫然的。那么像这样的企业,你怎么样能够发展的好?那么你就只能在旧动能当中徘徊,你绝对不可能跨越到新动能当中去。我们看到国外的一些企业,他可能传了几代人,一些小的家庭,这种工厂他就专注于做某一个东西,一直这么传下。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些豪华汽车的品牌,那么这些品牌我们听到以后,你只能是知道他是做汽车的,而且是高端品牌。你并不认为他是做服装的,对他是做酱油的,他也不是做手机的,他都不是,人家专注于汽车,而且是定位很精准,高端汽车或者人家有的定位是中端,他是定位不一样的,而且人家就专心专注于做汽车。那么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家从安全性上,舒适性上,高科技含量上,甚至现在都叠加上了无人驾驶的这种技术人工智能,实际上这种发展方向才是正确的一种发展方向。

我们分析发现,传统企业为什么转型?为什么在新旧动能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然后痛苦不堪,不知道该怎么办?实际上就是传统企业不舍得

解决方案一:企业家砍掉无用的东西。我们说舍得是什么,一定要舍去这些无用的东西。因为我们传统企业真的应该反思,从企业家自身反思,我是否叠加了很多,对于我或对于企业没有用的东西,我能不能痛下决心把它砍掉?好像下决心并不是那么容易,包括有很多的企业家竟然家又开始信什么风水,信算命,信封建迷信的,非常的痴迷,实际上你想想你当初怎么成功的,恰恰什么都不信才成功的,你成功了以后什么都信的结果,你会发现你会又走向失败的事,你会进入一个坑一个套,一步一步被人的引导,然后去让你迷失了方向。所以说我们的企业要想在新运动当中进行转换,企业家反思,我们把这些所谓的迷信的东西抛掉。没有用的这些所谓的品质的东西,什么文玩、字画、油画、茶,我觉得能抛弃的抛弃,当然你个人有点小爱好也是可行的,是应该支持的,适度、适可而止。

解决方案二:企业制度和文化进行梳理。那么从企业的规章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等,我们应该反思,我们能否说不是把这个制度不断的往里加,而是我们看一看,反思检查哪些制度已经没有用了,你可以梳理一下,这些年来你一共这些制度当中用过几条,实际上用的频率最高的是你应该留下的,其他那些应该是就可以去掉了。重新整理一下我们这些制度哪些应该是有用的,保留的,哪些应该彻底抛弃、抛掉的,那么我们的企业文化能不能把它浓缩成一句话,优秀的企业企业文化就是一句话,简单易懂,所有人都能背的过,在这一点上我们看我们的军队怎么发展起来的?都是一些农民,没有文化,很简单,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共11条,从制度到文化全都告诉你了,而且还编成歌,唱一遍就会了。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那么我们的企业需要学习和借鉴,不要把一些东西弄的那么复杂,没有用处。

解决方案三:企业精准定位并且专注主业。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要有精准的定位,因为专注,所以才会专业。专注什么?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主业,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如果你最熟悉的,你都做不好,那么不熟悉的,你肯定更做不好。所以说你不应该说一会看房地产挣钱干房地产,一会看着这个挣钱又搞这个,你肯定搞不好,搞不好你还挣的没有原来多。你还应该是专注于你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专注于自己最好的方向。然后长时间积累,最后可能就成为最专业的。那么你就在这个行业当中,或者是在这个方向当中,成为别人不可撼动的一座高山,那么你就有了自己的地位。所以说我们企业也是这样,包括我们的产品,你要真的是梳理,要懂得舍,把和自己企业发展主线不一致的东西,尽可能地抛掉,我们说优秀的企业,我们可以看看国外的优秀企业,他们是不是这样做的,人家几十年、上百年专注于一个领域,一个定位从来就没有犹豫过,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包括碰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的时候,都能够坚持下来。那么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份坚守?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份专注?最后走向了一个根本就不专业的一个方向,越走越难,困难越来越多。

解决方案四:管理扁平,团队融合。我们的团队能否用更简单的手段,而不是学一些人编出来的某所谓模式。那么这些人,咱们看看很多编各种管理模式、经营模式的人,没有管理过企业,他只是投机取巧,然后臆造了这么一个所谓的模式,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它放大,把它吹嘘的多么神通,然后你没经过鉴别,然后就把它学过来了,那么又不断的叠加,这些模式,造成了你们团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本来没有的层级在越来越多的增加,团队之间相互的那种融合和双向的随时随地的沟通全都荡然无存。那么员工的想法,员工的创新,员工的这种劲头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表达出来,而企业家的想法也不能充分的最直接的传达给员工。那么相互之间的沟通,不顺畅的,不通畅的,没有一个直接的管道,还得左拐右拐,还得通过别人的嫁接,甚至于是加压,加泵才有可能达到。那么这样的话,我相信企业的发展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企业要扁平化管理,团队要融合,没有隔阂。

所以,我们的企业怎么才能发展好,要从企业家本身,企业团队,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以及企业的定位,企业的产品,企业的发展战略,整个的全过程当中,都要好好进行反思和梳理,要做一个彻底的减法,要善于砍掉所有的没有用的东西,轻装前进。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难,很痛苦,但是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做减法,虽然可能短时间内是舒服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对企业家本身是致命的。舍得,你要有舍才有得,要想得的话,必然要有所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