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要点 1、记住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了解元素的分类。 3、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 4、认识元素符号的意义。 5、注意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的意义和区别。 6、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7、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离子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8、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了解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9、背熟常见的离子符号。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碳酸钙硝酸铜等物质。 知识点1 分子 1、基本性质 (1)分子质量、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存在间隔。 (4)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 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 3、分子的含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4、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区别几组概念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2)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知识点2 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微粒间有间隔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的构成 (1)原子结构的认识 (2)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它们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注意: 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 5、相对原子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历年真题 1.湿衣服经过晾晒就能变干的原因是( ) A.分子不停地运动 B.分子体积变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氧气 D.金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 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实心球体 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 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 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 知识点3 元素 1、含义 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 2、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例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3、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 4、元素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O、Si、Al、Fe; (2)生物细胞中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O、C、H、N; (3)空气中含量排在前两位的元素:N、O。 知识点4 元素符号 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系数+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2H表示2个氢原子。 知识点5 元素周期表 1、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1)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2)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3、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 4、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历年真题 5.地壳中和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Si C.Al D.Fe 6.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Na B.H C.Cl2 D.2N 7.铂用于制造首饰、特种容器和标准量具衡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提供的铂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78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元素符号是Pt D.相对原子质量是195.1 知识点6 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3)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 ②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得电子; ③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不易得失电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2、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分类及形成:阳离子(由于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带正电;阴离子(由于原子得到电子而形成)带负电。 (3)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例如:钠离子表示为Na+。 (4)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表示一个某种离子;表示带n个单位某种电荷的离子。 (5)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6)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 (7)离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粒子的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粒子结构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粒子电性 不显电性 显正电 显负电 符号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用离子符号表示 相互转化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相同点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质量、体积都很小;在不停地运动;有间隙 历年真题 8.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电子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10.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号)。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第一层电子数 D.第二层电子数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 。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下图方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11.化学课外活动中,老师为大家演示了如图(1)所示的趣味实验—“魔棒生烟”,该实验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1)图示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小丽同学根据实验原理,又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与用玻璃棒做实验相比,明显的优点是 。 (3)白烟成分NH4C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12.氟化钠是某些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预防龋齿。如图所示是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失”或“得”)电子。氟化钠可以用钠与氟气(F2)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参考答案 1.A 2.D 3.C 4.D 5.A 6.A 7.B 8.A 9.A 10.(1)C (2)一氧化碳分子 (3)图略(2个一氧化碳分子) 11.(1)化合 (2)环保(或污染小)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