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春天对应五脏为肝,肝对应五味为酸,但春天就一定要吃酸吗? 春天不止酸味 经常听到有病人问: 「现在是春季,我是不是应该多吃点酸的东西?」 「现在是夏天,我是不是应该多吃点苦瓜?」 虽说五味对应不同的季节,但是不是只局限于某一种味道呢?从《黄帝内经》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味道对脏腑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单一的。 《黄帝内经》曰:
可见,春季是否应该食酸味,要因人因事的不同而具体看待。现在,我们正值春季,万物复苏,草木生发,与肝胆同气相求。 春天是疏通肝胆的最佳时节了,肝胆之气借助春季气运能够更好地舒展阳气、疏通经络,所以《内经》所说辛味之所以「补肝」,是因为可以顺应木气的特性,助其生长。 以「辛」味助肝胆之气升发 肝胆病人如有气郁或血瘀的病机,则可在此时节抓住时机,利用大自然的春「生」力量来疏通肝胆,治疗相关的疾病。 医案 1: 张某(女/32岁) ✎ 主诉:主诉为偏头痛,伴随肩颈疼痛,偶有反酸烧心。 ✎ 诊断:舌淡红苔薄。脉左关上弦紧。诊断为胆经不通。 ✎ 用方:柴胡15克,黄芩12克,清半夏9克,郁金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海风藤15克,羌活6克,防风6克,陈皮12克,青皮6克,桑枝12克,石菖蒲15克,藁本12克,7剂煎服。 处方中,用了小柴胡汤加二陈汤配合风药,这里就是利用众多辛味药物来疏通胆经,助胆气升发,同时兼顾脾胃运化。 ✎ 对症食疗方:陈皮12克和葱白三厘米切碎,泡水服用。 陈皮理气健脾、葱白辛温,也是利用辛味来起到疏通的作用,适用于症状较轻的人士。 医案 2: 王某(女/43岁) ✎ 主诉:乳房胀痛,肩颈疼痛,头晕,月经量少偶有痛经。 ✎ 诊断:舌淡红苔薄。脉左关弦浮,沉取虚,左尺虚。 诊断为肝血瘀滞,肾精亏少。 ✎ 用方:生香附12克,荔枝核9克,薄荷9克,郁金20克,白蒺藜20克,赤芍15克,丹皮9克,川芎15克,当归15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川断15克,川牛膝20克,鸡血藤12克,海风藤12克,红藤12克,七剂煎服。 处方用活血化瘀兼补肝肾的方法,同样是利用辛味以通为主,因病人兼有肝肾亏虚,所以适当用了补益肝肾的药物,以春季应肝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虚火上炎,以「酸」敛肝 酸味与辛味,有截然不同的功效,春季有时需要食酸是为了预防木气升发太过而引起虚火,因为酸味有收敛的作用,此时则为「泻肝」。 而《内经》所说的「酸生肝」,是针对肝阴虚的情况而说,用于治疗因肝阴虚而导致的虚症,因为酸味又有敛肝补血的作用。 医案 3: 赵某(女/39岁) ✎ 主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偶有失眠,月经量少。 ✎ 诊断:舌淡白苔薄。脉左关尺弱,右关虚。诊断为肝肾阴虚。 ✎ 用方: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生山萸肉15克,当归12克,川芎9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怀牛膝30克,鸡血藤12克,生牡蛎20克,炒白术30克,茯苓15克,14剂后头晕耳鸣消失,腰仍有酸困。 医案中的这位患者,就是单纯的肝肾阴虚导致轻微的虚火上炎。我们除了常用的补益气血的药物之外还辅助了酸味的药物,如五味子、山萸肉、乌梅等。 ✎ 对症食疗方:五味子,一天3克泡水饮用。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肝藏血,脾统血,所以如果兼有一定的食欲不佳,脾胃运化不良,可以饮用酸梅汤。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肝胆之气郁滞,本来借助春阳能够减轻瘀堵的程度,但因错误判断脏腑的状态,盲目食用了有收敛作用的酸性食品,不仅会抵消这种借力,甚至加重阻塞。这时就要用辛味食物或药物来加大疏通的力量。 所以春季既是肝胆疾病的加重期也是治疗的黄金期,关键要看病因为何,我们是否正确针对肝胆的阴阳偏极状态: 从「阴」的角度看,酸味能对补肝血起到作用,是一种「补肝」,但从「阳」的角度,还要考虑辛能通肝郁,也是一种「补肝」,在相反的身体状态下则为「泻肝」。 我们常听到的春季要吃酸味,其实酸味入肝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如果不加辨证贸然使用酸味来进行食疗,有可能会加重肝胆的阻滞。我们要把握住两个大原则:不通则用辛,虚则用酸,若两者同时存在则根据病机所占比例进行加减。如果病机复杂就不建议自己进行食疗,而是找专业的中医师进行细致的诊断。 作者:李岸,中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传统中医传承人,扁鹊脉法传人,在喜马拉雅开设「甘草中医」专栏,长期致力于推广中医文化工作。善于运用经方调理体质,注重身心同治。擅长治疗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杂病。 虚火上炎、胃口不佳宜饮的酸梅汤 2人团购价26.9元(原价29.9元) 正安国货铺 酸甜酸梅汤 小程序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欲转载及内容合作,请于公众号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微信:「zanclub_bjb」 。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
|
来自: 为什么73 > 《正an个人收藏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