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灭金后,与蒙古同时出军的南宋将金哀宗的遗体带回并供奉在宋朝太庙,以告慰当年在靖康之乱中的徽、钦二宗。此时百年大仇已报,宋朝也将直接面对强大的蒙古帝国,形势似乎更加危机,但是蒙古似乎对与饱受战乱摧残的河南等地兴趣不大,因此选择退兵与南宋遥遥相望。 宋理宗却对这片苍夷的土地充满渴求,于是令赵葵为主帅出兵河南收复失地,因为出行过急且遭到蒙古军回头迎击,粮草短缺的宋军大败而归,史书称“端平入洛”,更重要的点燃了蒙古人的怒火。不过蒙古似乎没有时间去攻打南宋,因为他们正经历更加疯狂的局面以及即将到来的危局。 蒙古西征早在成吉思汗时期,草原人便与花剌子模王国进行了多次大战,并在五年时间内成功将其灭国。铁木真去世后,继任的窝阔台在消灭金国后再次率领蒙古大军开启了第二次西征,由灭金大将速不台带领各部落长子统帅各自本部军马进攻钦察、斡罗斯等第一次西征未征服的国家。 本就所向披靡的蒙古军队携带着加持东方火器的威势,一直攻打到多瑙河流域,让欧洲等国恐慌不已。但因为窝阔台的突然死亡,加上长期战争带来的疲劳削弱让蒙古军队不得不退回大草原。 十年后,继位的蒙哥派遣自己的弟弟旭烈兀发动第三次西征,此次进攻的目标转向了中东波斯地界,先后消灭木刺夷国、阿拔斯帝国、阿尤布王朝,正当旭烈兀准备进攻埃及时,中原传来了蒙哥暴毙的消息,加上埃及在大马士革打败了蒙古军,因此旭烈兀命令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己带领主力部队东归,此时蒙古三次西征全部结束。也正是因为蒙古将大部分军力投放在了西方战场,使得南宋在金国灭亡后有了喘息的机会。 蒙古内斗蒙古帝国内部关于继承的问题由来已有,它就像一颗毒瘤嵌入黄金家族的心脏当中,早在铁木真时期就初现端倪。英勇的铁木真在继承人问题上就纠结了许久,长子术赤实力最为强大,但铁木真一直纠结于术赤的血统,到死才选定由三子窝阔台继任汗位。由于蒙古忽里勒台大会的限制,在铁木真去世时,窝阔台需要经过忽里勒台大会的推举才能正式继承汗位,因此先由拖雷监国,直到两年后窝阔台才正式掌权。1229年在窝阔台即位后,继承人的矛盾却更加剧烈了。 1241年窝阔台病逝,蒙古经历了五年的汗位悬虚,此时窝阔台的妻子乃马真氏利用其政治力量笼络一大批宗族贵勋,与铁木真之弟铁木哥斡赤斤以及术赤之子拔都相争,最终将窝阔台之子贵由扶上汗位。但是贵由登上汗位不到两年就病故了。贵由的皇后海迷失后垂帘听政三年,三年内蒙古诸王纷纷想要抢夺汗位,搅得蒙古诸部落混乱不堪,最终是拔都力排众议将拖雷之子蒙哥推上汗位才避免了蒙古更大的内斗。 但是继位蒙哥登上汗位的第七年,在讨伐南宋过程中被流矢所中,死于乱军之中。黄金家族内再次掀起汗位之争,忽必烈得知同母胞弟阿里不哥欲争夺汗位时,在蒙古宗王及汉人儒臣的支持下与南宋卖国宰相贾似道议和立即带兵北还。并拒绝采用蒙古传统的忽里勒台制度,联合西道诸王合丹、阿只吉、东道诸王塔察儿、也松格及一部分支持他的蒙古贵族,登上汗位,建立中统,是为元世祖。 这个时候蒙古的汗位之争才暂时停歇,不过支持阿里不哥的窝阔台汗国、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却不承认忽必烈为蒙古大汗,蒙古帝国从此也走向了分裂。 南宋内部混乱在蒙古西征和内斗的时间里,本是南宋王朝发展的最佳时机,此时金国已灭,再也没有外族对南宋的压制,若皇帝贤明,不说能够与蒙古想看很,但最起码能够起到一定的恢复作用。但是在“端平入洛”后,宋理宗彻底消沉了,不仅不理朝政,还沉溺与声色犬马中,宠信奸臣贾似道使得朝纲败坏,社会更加紊乱。 理宗逝世后,由侄子赵禥登基为宋度宗,赵禥登基后行为与理宗一般无二,整个朝政基本被贾似道把持,就连襄阳城被忽必烈率大军围困三年后才知道事情真相,要不是忽必烈急于北上争夺汗位,在这度宗和贾似道的配合下南宋早就亡了吧。 公元1217年,忽必烈在大都继位并建国号“大元”,开始了与宋朝真正的战争,在啃掉襄阳这块硬骨头后,蒙古军又转向西南先行消灭大理国,再进行迂回作战,南宋所剩军力基本被消耗一空最终只能在崖山地区进行亡国之战,是在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宋史·卷四十六· 本纪第四十六》 《宋史·卷四百十七·列传一百七十六》 《元史·卷二 本紀第二》 |
|
来自: 昵称55301288 >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