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兰清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学院60级本科毕业,从事中医内、妇、儿科临床近50年,在高等中医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中医经典《伤寒论》教学与急症、热病的科研工作16年。 出身中医世家,其父万友生教授是全国著名老中医,家学渊源,深得其传。是深圳市唯一一位由国家两部(卫生部、人事部)一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遴选的、国家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 对中医的常见、多发病有较高的疗效,比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热性疾病;各种类型的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脓等);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各种类型的肝病(最常见的乙肝、肝炎后肝硬化等);各种类型的肠、胃病;特别是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和小儿厌食症、体虚多汗易感冒,妇女经、带、胎、产等疾病的调理等,有较深的研究。此外,对一些皮肤病,如湿疹、长痘痘、老年性皮肤搔痒症、慢性荨麻疹等以及慢性鼻炎、咽炎、复发性口疮等也有一些家传独到经验。特别对一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1986年一一1990年期间,协助全国著名老中医万友生教授主持国家“七五”攻关中医急症重点课题:“应用寒温统一热病理论治疗急症(高热、厥脱)的临床研究”。在对照治疗413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工作中,率先提出用中医“开闭固脱法”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学术主张,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预期效果。随后,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了系列基础研究,并连续多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列项。
首次提出用中医“宣畅三焦法”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学术主张,并总结了对照治疗流行性出血热併发急性肾功能衰竭191例的经验,学术论文参加 “全国多臓衰与肾衰学术研讨会”(1991年9月,天津)大会交流。在后来的多病种、多人次的临床实践中证实,“宣畅三焦法”对急性肾衰的疗效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该项科研成果论文选入“首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1991`10,北京)大会宣读。
该项科研成果同时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开闭固脱法治疗重度感染性休克的机理研究”。此后,对本项目主研新药一一“牛珀至宝微丸”的基础研究,后继者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1991一一1994年,由国家二部(人事部、卫生部)一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我国首批500名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人,师从国家级名中医万友生教授,脱产跟师三年。师承论文“阴火的辨证求本与遣方用药”和“万友生教授对热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分获1994年、1995年全国继承工作有奖征文一、二等奖。 1991年由江西中医学院聘任为中医热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1年获得江西省政府颁发的“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 1991年应邀参加首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北京),并大会发言。
1994年作为专家引进,调入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至今。 1995年获得广东省政府颁发的“广东省优秀中医”称号。同年当选为深圳市科协理事。 1996年至2001年,受深圳市卫生局聘为深圳市中医药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年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研究生班作专题讲座。
出版学术著作、点校中医古籍、参加编写大型专业书籍共6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