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两千年前便是著名的观光景点

 昵称21399464 2019-03-24

在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

她们就是鸣沙山和月牙泉。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

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 鸣沙山 |

位于敦煌市南6公里的沙鸣山北麓,

因沙动有声而得名。

古称“沙角山”、“神沙山”。

山由流沙积聚而成,

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

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

沙粒堆积而成,五色沙粒细软滑圆,

随足颓落,经宿风吹,辄复如旧。

山形美观,峰如刀刃,

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

遇摩擦振动,便会殷殷发声,

轻若丝竹,重如雷鸣。

故“沙岭晴鸣”为敦煌“八景”之一。

自古历来水火不能相容,

沙漠清泉难以共存,

但在鸣沙山沙漠的边缘

有一汪宛如新月的泉水,

它便是享誉海内的月牙泉奇景。

| 月牙泉 |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

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

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

南岸有茂密的芦苇,

四周被流沙环抱,

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

现在敦煌旅游将鸣沙山和月牙泉

打包对外开放,

而月牙泉便是在鸣沙山之中,

被沙丘环抱,从高空俯瞰,

月牙泉清澈碧绿,

如同一块月牙翡翠嵌在这沙漠之中。

沿着沙漠的步道走到月牙泉景区,

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矗立在月牙泉旁,

在传统斗拱建筑中,

给游人呈现了月牙泉的前世今生,

以及月牙泉的保护工程。

月牙泉的源泉是距离敦煌不远的党河,

党河水流淌千年,

为月牙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源,

所以月牙泉一直清澈明丽,千年不涸。


随着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路,

敦煌也成为丝路上重要的城邦和商品集散地,

往来的商贾和交流使者不仅带来了人气,

也带来了中原和西域的文化,

敦煌莫高窟便是最好的证明。

自那开始,

月牙泉也成为敦煌最著名的景观之一。

漫步在月牙泉畔,鸣沙山脚下,

感受着西北阳光的灼热,

也畅想着曾经丝路上发生的一切,

无论是在莫高窟的描绘,

还是鸣沙山上的驼铃,

还是月牙泉边的畅饮等等,

这一切都是敦煌的美,

敦煌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