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陕西袁家村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

 东西二王 2019-03-24
唯美乡村 2019-03-24 12:30:00
探讨:陕西袁家村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

近年来, 随着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田园综合体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乡村旅游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文章首先对田园综合体模式进行解读, 以陕西袁家村为例解析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 同时也提出了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如创客空间开发, 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 亲子课堂教育开发, 新媒体开发等, 希望田园综合体模式在乡村旅游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 国家对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 田园综合体创新性使农业赋予更多的内涵和承担更多功能, 它以“田园”为核心, 通过“综合”打造, 实现乡村环境质量的提升, 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带动村民就业创业, 为贫困地区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脱贫致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

1.解读“田园综合体”模式

“田园综合体”模式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 实现农业、旅游与乡村社区综合开发的发展模式, 它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即实现美化农村环境, 发展可循环可持续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城乡互动, 鼓励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甚至定居, 带来城乡的经济和文化互动, 把乡村经济带动起来, 把新文化融入进来, 把诗意的体验和乡村的文化带出去;主张与时俱进, 通过营造现代化的田园, 把乡村质朴的野趣和现代的高新科技实现有机融合。一个完善的田园综合体应该是农业、加工业、制造业、餐饮业、住宿业等行业的有机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 田园综合体是顺应新时代、新常态发展需求的乡村建设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与其它传统乡村旅游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表1所示) 。

探讨:陕西袁家村田园综合体模式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与思考!

(表1: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

2.田园综合体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以陕西袁家村为例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袁家村, 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短短十年时间使袁家村发展成集娱乐、观光、休闲、餐饮于一体的“关中印象体验地”。自2007年开发建设以来, 袁家村知名度及旅游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3年仅国庆黄金周袁家村接待游客54.6万人次 (堪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 旅游收入3 276万元, 2014年春节七天, 袁家村共计接待游客50万人次, 仅2月3日一天就接待游客12万人次 (咸阳文物旅游局统计) 。袁家村的综合旅游收入从2011年的3 600万到2013年过亿元, 人均收入2012年达到35 000万, 这是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多。袁家村获“中国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陕西袁家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 通过农民创业平台的打造, 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 成功探索出一个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美丽乡村的新模式———“田园综合体模式”, 也作为典型示范被全国各高校、乡镇村组代表组团学习。

2.1 以支部为核心, 以村民为主体

袁家村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始终以党支部为核心, 从村民利益出发, 极具创造性的设计出一整套符合乡村实际和农民特点的股份合作制度, 形成一个股权清晰, 分配明确,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3]。袁家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创新者, 通过引导农民进入创业平台, 实行股份合作, 加入合作社, 共享产业发展收益, 调节收入分配, 避免两极分化,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克服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盲目性和分散化, 实现了全体村民利益的一致性。

2.2 以创新谋发展, 以共享促和谐

袁家村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到总体规划、街区布局, 再到店面风格、产品包装, 都以创新为准则。如用传统手艺、真材实料、现做现吃, 让游客目击一碗面从食材加工到手工制作的全过程, 体验袁家村“农民捍卫食品安全”的真人秀和现场版, 就是一大创新。袁家村通过打造一个小环境、营造一个小场景, 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江南、蜀中, 品茗、听戏、按摩、采耳、歇息, 同时将那些失去劳动力的老人安排在景区下棋玩牌, 再做些力所能及的卫生保洁, 不仅为景区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民俗趣味, 成为游客围观拍照的亮点, 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袁家村在创新的同时搭建创业平台, 形成投资人与参与者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理念, 在袁家村的利益分配上由袁家村人自己说了算, 最终把袁家村打造为基础设施完备, 既有现代气息, 又有乡愁民俗的特色小镇, 发展近十年以来, 袁家村汇聚了千余创客, 吸纳三千多人就业, 带动周边数万农民增收, 年游客接待量达450万以上, 旅游总收入超过3.8亿元, 村民人均纯收入十万元以上。创新与共享, 让袁家村的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越办越好。

2.3 营造关中民俗文化, 实现产业链增值

袁家村以关中传统老建筑、老作坊、老物件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为内涵, 以乡村生活、农家乐、关中小吃和当地农民参与经营为特征, 建设关中印象体验地村景一体的体验式旅游景区。

袁家村是田园综合体模式的典范, 它从乡村旅游起步, 实现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 三产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它通过打造以关中民俗和乡村生活为特色的关中印象体验地景区, 从品牌、主题、创意、风格到业态、招商、运营、管理、制度等形成一个村景一体、三产融合, 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商业模式。袁家村还以“旅游+”、“互联网+”, 推动农副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 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和发展后劲, 使产业持续发展, 使农民持续增收。

2.4 政府支持, 实现成果转化输出

在2007年袁家村乡村旅游起步阶段, 礼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进行重点培育, 在基础实施、公共服务和配套上向袁家村倾斜, 修建多条旅游道路并开通袁家村旅游专线, 全面整治、美化旅游路沿线和袁家村周边村容村貌和道路景观, 为袁家村的乡村旅游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等坚实的硬件支撑。当袁家村成为各地学习的典型时, 袁家村人对自己的发展思路和经验进行概括总结, 逐步系统化、理论化, 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教材教案, 通过政府、高校和智库的高层论坛演讲, 报告会、讲座和培训向全国各地推荐袁家村模式。目前, 袁家村已经具备乡村旅游、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策划、规划和设计能力, 提供咨询顾问、系统策划和规划设计等服务业务, 向外输出智力成果。

3.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思路

3.1 以农为本, 实现农旅互动

田园综合体突出的特征是农业, 但兼具休闲旅游功能, 体现文化价值。它以农业为基础, 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平台, 实现农业生产、农民就业、休闲旅游、商业服务、田园社区一体化。例如日本的乡村旅游发展, 他们依然以农业为主, 旅游只是提高经济和促进农村发展的手段, 生产的项目作为旅游观光点, 农副产品和加工产品直接由游客品尝, 或者使游客将有机农产品带回家。另外, 把传统的劳作和歌舞结合起来, 展示劳动的快乐, 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将田间劳作、农业生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使游客获得深度乡村体验。

3.2 规划先行, 突出田园综合体的符号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了满足自己在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 人们不再停留在对自然资源的游览上, 而对旅游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层次的向往。在众多的旅游景点中, 如何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突出田园综合体的符号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 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之初, 就应当根据地域性的景观及文化特征, 精心塑造乡村生活的原真性与文化性, 以满足人们对多元化需求。西班牙胡斯卡小镇, 在3D动画片蓝精灵拍摄完毕之后, 在当地政府的规划下, 正式成为官方授权的蓝精灵之家, 结合当地的蘑菇资源, 推出“蓝精灵+蘑菇”的乡村旅游主题, 独特的田园综合体符号, 使胡斯卡小镇的游客从每年的300名增加到125 000名,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蓝精灵童话村”。

3.3 创意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活力

创新是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动力和法宝, 也是乡村旅游最大的资源。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如何运用创新创意, 重新设计乡村的人文、民俗、场景、村民, 使其散发活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日本田舍馆村的稻田画, 就是用常见的现代稻米, 以及被日本农民们称为“古代稻米”的黑稻米和紫稻米等不同品种的稻米, 根据提前设计好的布局种植而成, 题材涉及古今故事和人物、动漫形象等。正是因为创新创意, 每年去田舍馆村参观的旅游人数已超过20多万人, 被称为种出来的“旅游业”。

3.4 营造和传承乡土文化, 打造农旅产业链

浓厚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所在, 更能激起消费者心底的那丝乡愁。通过对田园综合体特色景观的塑造, 创造独特的乡村空间, 使消费者融入到地域文化生活中去, 产生全新的体验。在田园综合体规划建设中要充分挖掘当地特色的农业资源, 体现乡土文化、乡愁文化, 更要在此基础上延伸产业链, 实现旅游价值。如台湾大多数休闲农庄的农产品, 除了游客采摘出售, 农产品DIY出售, 更是将产品通过加工与深加工, 实现从采摘、保鲜、存放、干品制炼到成分提取等一系列工序制作各类美容护肤品, 延伸产业链的同时更实现了农民的脱贫致富。

4.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开发中的问题思考

4.1 创客空间的开发

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吸引了大批的知识青年进行返乡创业, 他们拥有最新的理念和技能, 向往乡村生活, 并能创造出高品质乡村旅游产品。他们的创业项目从民宿客栈到手工艺品作坊, 从自然亲子课堂到境内外电商。在他们的创业过程中, 需要产品策划、新媒体营销等诸多因素的配合, 但目前的乡村旅游缺乏对这些创业项目综合平台的支撑, 再加上技术力量单一, 很多项目得不到较好的运营。因此, 通过对乡村田园综合体的打造, 实现创客产业的梳理与重组, 打造互联网时代产品综合开发与销售平台, 无疑是对这一群体最好的支持, 不仅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大批精品项目, 更为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难得的人才。

4.2 民间手工技艺传承

浓厚的乡土文化离不开民间艺人及其手工技艺的传承, 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打造中, 民间手工技艺需要借助政府力量进行传播。如通过新媒体实现与跨专业、跨领域内的专家和艺术家们的合作, 宣传民间技能, 弘扬传承民间文化。同时, 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感, 无疑这是对民间手工技艺传承的最好办法。

4.3 亲子课堂教育开发

自然博物馆式的亲子课堂教育是目前乡村度假体验中的重要一环, 课堂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认知动物、植物、昆虫、土壤, 感悟自然界的奥妙与神奇, 增加一系列的农事体验活动, 让孩子们在乡间玩耍中学会感恩, 学会珍惜, 通常这类亲子体验课程家长都是比较喜欢带孩子参与的, 且觉得物超所值。对于乡村旅游来说, 在没有增加任何硬件投入成本的情况下, 游客消费倍增, 由于课程的需求, 更能促进某些衍生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销售, 这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发展中的新趋势。

4.4 新媒体开发

新媒体, 又称数字化新媒体, 是相对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而言, 它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媒体等。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更容易优先通过新媒体获知自己所需要的产品信息进而做出选择, 因此, 在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建设中, 可以组建新媒体团队, 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特色乡愁,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获取互联网关注量, 实现对线上品牌关注与线下产品体验与购买力的有机融合。

返乡的青年、中年、企业家,乡村欢迎你们回村,父母亲等待你们回家。你们回家了,乡村才有希望!

敬请关注微信 weimeicountry(唯美乡村)获取最新干货。专注三农、乡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与特色小镇等研究与创意策划、规划设计、研学培训!

从开发到运营,选项目,抓政策,打市场,盯运营;这里项目扎堆,这里专家扎堆,这里方案扎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