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昵称32937624 2019-03-24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陈情奏表、回忆散文、悼亡诗词、祭文、戏剧,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1.《陈情表》晋·李密 写给皇帝(晋武帝)以奉养祖母为由辞官不就的奏章,表述了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深沉感情。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创作背景:李密原是三国蜀汉的郎官。晋朝建立后,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相辞不就。

内容:文章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语言简洁,真情流露。

评论:《陈情表》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读诸葛亮《出师表》流泪叹其忠;读李密《陈情表》流泪感其孝”。相传晋武帝看了此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李密奴婢二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

2.《项脊轩志》明·归有光 回忆性叙事散文,对已故亲人、妻子的深沉怀念。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内容:全文通过故乡百年老屋、青年时代读书居住的书斋“项脊轩”(南阁子)的变化和几件小事的描述,睹物怀人,悼亡念存,再现了祖母的婢女、母亲、妻子的音容笑貌,表达了作者对三位已故亲人的深沉怀念。叙事娓娓而谈,用笔简洁凝练。

《项脊轩志》分两次写成,前四段正文部分写于作者18岁时。五年后娶妻,再六年后妻亡。后两段为作者晚年增补。

尾段仅一句话“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睹物思人、寄情于物,表达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读来令人心伤。

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7-1571年):号震川,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明代中后期散文家、官员,著有《震川先生集》

幼年(八岁时)母亲去世,祖母的婢女照料,十几年寒窗苦读,科举不顺,35岁才中举,第二年入京参加礼部会试,落第。之后移居家乡附近嘉定安亭,一边读书应试,一边谈道讲学。会试屡屡落第,晚年59岁时才中进士。历任知县、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等职,65岁病逝。

3.《江城子》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苏轼的结发之妻王弗,16岁嫁给比自己大两岁多的苏轼。秀外慧中、知书达礼,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恩爱有加。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便病逝。十年后的一天夜里,苏轼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名词

4.《祭十二郎文》唐韩愈 对其侄十二郎所写的祭文,感人肺腑。

“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韩愈自幼丧父,靠兄嫂养大,中年时兄亡,韩愈上有三兄,皆不幸早逝,嫂子曾对年幼的韩愈及韩愈侄子说:“韩氏两世,惟此而已!”

韩愈为官在外,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突传十二郎去世噩耗(去年十二郎信中写道得了“软脚病”,没想到今年即去世),深为悲痛,派人慰问侄子的儿子(尚十岁)及乳母,并写下这篇祭文。

5.《长恨歌》唐·白居易 长篇叙事诗 叙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绝世恋情。

诗尾四句抒情“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天生丽质难自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三千宠爱集一身等句,语言精练、形象生动,成为后世吟诵的名句,甚至形成成语。

6. 《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 戏剧《牡丹亭》为汤显祖的代表作,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杜丽娘的至情。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六篇(首)深情伤感的古文诗词,经典抒情语言、感人肺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