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感和疾病

 岭南书馆1 2019-03-24
     主题: 第二十一节  病因探讨之十二  情感和疾病

       人的感觉、情感表现是本能的,自然的,是人的大脑皮层这个记忆海洋上的浪花,这个浪花是外部世界作用于人体之后,与人体记忆海洋本身的波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所以,我们从人的情感状态既可以了解人体记忆海洋的状态,也可以了解外部世界的刺激状态,只有同时注意到这两个方面,才可以切实理解人的感觉、情感浪花。


      因感觉而化为情感,因情感而形成情绪,因情绪波动而形成各人的不同情感状态和表现方式。特别兴奋和特别压抑的情感状态,都是一种病态,都会引发人的精神病变,进而引发人的生理病变。而且两种极端的状态又常常相互转化。只有中和的状态,才是最利生的状态。然而人生在世,时时刻刻都会受到内在的情绪波动和外在的因素刺激,使人的精神状态产生巨大的浪花或者处于特别死寂的状态。任何人要处于绝对的中和状态都是不可能的。如果能够控制保持在一个中和点上下不大的范围内,这个人就是最好的性格了。如果偶然处于兴奋或者压抑状态、如病的状态,只要时间不是很长,也不会形成巨大的病变,反之,如果内外波动结合在一起,常常处于特别兴奋或者压抑的状态,就会将这个人逐渐变成精神病人。


     既然如此,对于性格本来倾向于开朗兴奋状态的人,如果情绪不能获得及时的疏泄,受到巨大的压力,就可能形成暴发性亢奋状态。反之,如果对于性格本来倾向于沉闷压抑状态的人,如果促使其过于兴奋,那种压抑状态也会产生巨大的反作用,然后促使性格中的压抑状态进入更压抑的病态。第一,原来的倾向是固定的,不可以过度改变使之受到巨大伤害,变为病态。第二,在持续的较小的相反的外力作用下,人的性格习惯会有所改变的。   有时会产生巨大的变化而对于身体的伤害却并不大。


     人类的劳动能力很大,可以通过激烈的如爆炸和战争式的手段改变局部的外部世界中的事物,获得眼前迅速完全成功的结果,然而人类对待自身的病、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病,如果企图采取动手术式的方法获得迅速改变,那将是一种制造灾难的方法。


       因此,人类的下一代的情感、情绪、性格状态,既是个 体获得的遗传情况为主造成的,也是外部世界特别是外部社会状态家庭社区状态成长环境的逐渐教育培养中形成的。当外部处于战争年代,整个人心都处于紧张状态,就会造成许多乱世英雄。当外部外于长期和平年代,整个社会人心涣散,松懈。就会造成许多腐朽风气,就会形成败家子风气和性格。


     气候变化、自然生命变化、人类社会情绪波动、个体状态变化都是相互关联系列化、链锁化的变化着。从长期考察,所有变化现象就无所谓病与不病了,都有其必然性。但对于个体而言,病就不是好现象了。就可能毁坏个体生命和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