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类公众号的文章虽然及时性和垂直细分领域性很强,但也有它的弊端,那就是知识往往是碎片化传播的,不可能一篇文章就把一个原本很长的知识点通篇说完,在这种情况下成长起来的读者,往往在理财领域做判断时,也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结果就是很多都知道一些,但又不能完全吃准,这类就是缺乏金融系统性学习的结果。但理财类书籍不一样,它可以用一本书的容量,专门介绍理财领域,让您能知道很多最基本的金融知识点,比如像财报里面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这三张大表能完全看懂的读者还是不多,还有诸如宏观经济基本面判断类的,这些都是很基础性的知识。 所以,非金融专业类出身的投资人,都可以先看看金融领域内偏教科书类的理财书籍,从最基础最简单的领域入手,自己可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第一本 理财规划师基础知识 从简单基础的知识点入手。 很多人片面的认为,看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挂证,挂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赚挂靠费。如果一开始就抱着这样的观点去学习,那我认为是大错特错。个人认为多去参与这样的职业技能提升,目的还是在于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比如注会,一建,造价,环境,消防,安全,等等领域都有类似现象,国家搞这些职业技能提升的目的是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才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社会生产率,一般来说,只要您的职业技能上去了,您的待遇想不上去都难,除非您很懒或者很笨。 回归正题,这本书中主要多看看(1)财务与会计;(2)宏观经济分析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周期理论;(3)理财规划法律基础里面的民法和商法基础知识;(4)理财计算基础里面的收益与风险 。 第二本 理财规划师专业能力 这本书重点介绍的就是八大规划: (1)现金规划 要有一个合理的现金规划方案,简单的说就是不要让自己手里没钱用,没钱救急。顺带介绍了现金规划的工具,比如银行存款,货币基金等等理财工具。 (2)消费支出规划 这一块就是提前计算好自己如何买房或者买车,尤其是住房方面到底是自己决定买房还是租房,到底是贷款买车还是全款买车等等,这些都要根据自身条件去定。 (3)教育规划 这一块主要就是为了下一代,更多是偏向于购买教育险。 (4)风险管理和投资规划 (5)投资规划 这个章节可以重点看看,它主要是介绍投资的基本工具。 (6)税收筹划 (7)退休养老计划 (8)财富分配与传承规划 第三本 从零开始学理财 这也是一本很基础的理财书籍。上篇是正确认识理财,成功理财并不遥远;中篇是学习投资理财产品,实现财富增值;下篇是做好理财规划,提高生活质量,一共码字500页,但我认为它更多是偏向于投资理念方面的介绍,实操性不强。一般实操性方面较好的精华部分,我们一般也会吸取采集到平时的公众号上 。 第四本 P2P向死而生 这是一本被个人低估了的书籍,应该是在一两年前的时候,出差时买的,当时看第一遍时,认为作者夸大其词了P2P的风险,不过现在回过头去看本书审视的P2P的风险,很多内容还是值得借鉴。这个有点像前面几年朋友给我提示风险,我跟读者提示风险时一样,刚提醒的时候,还能长一段时间的记性,玩一玩的玩嗨了,很长一段时间不踩雷后,很多时候就忽视掉了行业和平台的风险 。 第五本 股权众筹 这一块未来依然有很大潜力,因为从融资途径看,美国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例,基本上可以做到五五开;而中国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比例估计也就一个二八开,股权融资的规模占比还差的很远,但现在条件不成熟,尤其是监管跟不上,道德风险比P2P还高,散户进去的风险也过高,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但尽量少去参与,高净值人士的话,未来配置一定资产的股权投资几乎是标配,但风险也极高。 第六本 财务自由之路 这本书主要灌输的一个观点就是:你要想财务自由,就必须做投资理财,如果不做投资理财,那就很难财务自由,哪怕是去买一堆房子来收租金,这也是投资理财的方式之一。不过本书吹牛的成份太大,所谓的三年让您个人资产翻一番,年轻资产少的时候谁都容易做到,但当您资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要想再翻一番难度就很高。所以我认为作者有吹牛的成份在里面。 其实从去年开始,个人一直就在研究高净值人士的理财方式,也在开始了相关的写作,网贷这个领域不仅仅是大家平时看到的打压的那么厉害,因为我去年就在选题,做目录写书,书名中凡是带有“P2P”、“网贷”等字眼的,你即使写了,出版社也不会给你发;另一个,书中内容如果绝大多数涉及到P2P方面的,也是一律pass,不仅仅是扫黑除恶,还有对平台运作的强监管,连大众理财知识普及方面也都在打压P2P,所以个人写作的选题及内容也都换成了高净值人士的资产配置为主要写作方向。书本还是可以更全面的让读者系统性的学习理财知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希望大家以后早日成为高净值人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