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龠话说有一个富豪,有一天到海边度假,看见了一个渔夫在海边上晒太阳,旁边是他的渔网。 然后这个富商问渔夫:你怎么不出海打鱼啊? 渔夫问道:我为什么要出海打鱼呢? 富商说:你多打些鱼就能多赚些钱啊。 渔夫反问道:我赚钱干什么? 富商答道:这样你就可以买艘渔船了。 渔夫又问:我买渔船干什么? 富商说:买了渔船,不就能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吗? 渔夫问:我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 富商说:有钱了就能像我一样,到海边度假晒太阳。 渔夫笑道:我现在就在海边晒太阳啊。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到底谁在“可怜”谁呢?谁才是大人物呢? 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是道家的核心教义,意思是:'天地对待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不会偏袒任何人'。我们之前讲过了,就不多说了。 接下来的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按照翻译,意思是:天地之间,就像一个风箱。(橐龠tuó yuè,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 解释为:天地之间就像一个运作的风箱,不用则虚以自处,但非内中无物,而是深藏玄机,动则应变无穷。 橐龠 可是你把上下文结合起来看,这两句话是没有联系的。 所以橐龠的代表意思更像是一个“盒子”,只不过这个盒子是带两个洞的。 我们的世界就像是在这个盒子之中,外面有一双眼睛注视着盒子里面发生的事,“天地”只是一个旁观者,我们在盒子里演戏。 这么理解,上下文就通顺了,“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他就像一个旁观者,观察着风箱里面发生的事。 就像有些人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月薪3000的“事业编”,可在盒子外面的人看来呢? 还不如我流浪捡垃圾更有追求。 可对于有些月薪十万的职场精英看来,什么流浪垃圾分类,什么国学大师? 只不过是都是流量罢了。 那这些职场精英的外面呢? 也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他们,这些职场小白领也不过是盒子里的一场戏罢了。 你混一辈子职场,又怎么样? 弄弄房地产,搞搞上市IPO,都是几十亿的大生意。 可你赚了几十个亿又能怎么样? 这个盒子外面还有一个盒子,那就是“最终暴力”。 你赚再多的钱,不也得乖乖纳税吗? 再进一步,“皇权”是最外面的盒子吗? 肯定也不是。 纵观历史,王朝兴起,王朝覆灭,所谓的皇权兴衰,不过二三百年的时间。 生物进化,以百万年为单位,人类文明不过是地球历史上的一瞬间而已。 如果把地球历史看做24小时制,那么灵长类在最后3分钟才登场,最后的1分10秒,现代人类才出现。 人生终归是一抔黄土,逃离不了死亡的命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线粒体不死”,线粒体是永恒不变的。 生物生存繁衍,对于生存的所有竞争和奋斗,归根到底是血脉的竞争。 线粒体原本是独立生活的细菌,后来大约在20亿年前适应了寄生在生物大细胞里生活。 它们还保留了基因组的一个碎片,作为曾经独立存在的印记。 它们与宿主细胞之间纠结的关系织成了生命所有的经纬,从能量、性和繁殖,再到细胞自杀、衰老和死亡。 那究竟是你生存了下来?还是线粒体生存了下来? 线粒体才是世界的之外的“盒子”。 人的躯体是不是只是一个傀儡,谁是宿主?谁又是是寄生虫?
而线粒体又是怎么来的呢,生命又是如何产生的? 之前有一个非常流行说法,我们现如今的世界,只不过是一串“程序代码”。 那这个代码又是谁编写的,是不是“上帝”编写的 ,还是说整个宇宙,只不过是巨人身上的一个细胞罢了?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天地就像是是一个盒子。外面的人注视着里面,一层套着一层,你以为你在注视着别人,也许你也是盒子里的木偶罢了。 既然我们都是木偶,那我们的人生,所有努力奋斗与痛苦挣扎,都是为了什么呢? 不如守中
我们的世界,就像是一个盒子,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盒子之中。 外面的人看盒子里面,只不过是一场笑话。 那既然是场笑话,那我们活着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我们努力奋斗,如果获得了成就,但不要炫耀。 真正获得成就的高手,都会说:“我对钱不感兴趣”、“后悔创建阿里巴巴”之类的话。 你既然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不想让人看笑话,那最好就保持“谦虚”。 人说的话越多,越会使自己陷入困境,所以还不如保持谦虚沉默。 目标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获得了成就,你也要保持诚敬谦和的态度。 如果别人嘲笑你,把你的理想、成就,贬得一文不值,但你仍然要追求心灵的平静,保持谦虚沉默。 当你看清了世界的真实样貌,你依然热爱你的生活。不忘初心,内圣外王。 所谓“不如守中”。 或许地球在宇宙之中宛如一粒尘埃般渺小,但也足够令我感到满足和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