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学会

 handanwuwo 2019-03-25

已转码为如下格式,以便移动设备查看

_强学报_始末

_强学报_始末.pdf

18.21K, 2页, 83次阅读 [立即下载]

举报分享于2015-02-05 13:49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7 月/20 日/第 018 版期刊


《强学报》始末


汪云 国家图书馆典阅部


一般而言,报刊的知名度及其影响力与其发行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但也有相反的特例,《强学报》就是其中之一。


《强学报》创刊号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96年 1 月 12 日)出版,第二号刊于5天之后的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1896 年 1 月 17 日),随后即遭查封。虽然它只公开发行了两期,但它诞生于维新派奋发之时,夭折在洋务派与保守派合力围剿之中,深刻地反映出当时各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因此有着显著的历史地位,是近代史或者报刊史中不能不提及的刊物。


甲午惨败,彻底打破了国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迷梦。要变法,要自强,要振兴中华的呼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光绪二十一年三月(1895 年4月)以“公车上书”为标志的维新运动兴起,自此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维新派人士独立登上政治舞台,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为了将自己对社会、时局的思考公之于众,维新派人士把目光投向了当时最先进、最快捷、最有效的舆论传播工具——报刊。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以报馆为倡始”,开展政治活动,积极宣传自己的变法主张,以催化整个社会思潮的逆转。


康有为从“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的认识出发,于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底八月初(1895年9月),联络帝党官员,如户部郎中、军机处章京陈炽、刑部郎中沈曾植、翰林院编修沈曾桐、丁立钧、张孝谦等人“各出义捐”,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发行《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以此来宣传西学,鼓吹变法。强学会也因此声势顿起,连李鸿章也曾表示要捐 2000 两银子入会,由于甲午战败后他的名声不好,没有被强学会接受。这也就为强学会被查封埋下后患。


康有为考虑到京师强学会已初具规模,而南方还有待宣传和发动。他认为上海为南北交通总汇,“士大夫走集之所”,是“合群”和讲究“自强”的重要地区,故打算在上海成立强学会,以扩大维新声势,推进变法运动。


康有为于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九日离开北京,辗转经过天津,九月十五日到南京,游说署两江总督张之洞支持开设上海强学会。洋务派官僚张之洞正想借用维新派的宣传才能以扩张自己的声势,故颇以立会事“自任”,并允拨款相助,除捐助北京强学会 5000 两外,又拨款 1500 两创建上海强学会。


是年十月初,康有为来到上海,陪同前来的有张之洞的幕僚梁鼎芬、黄绍箕等 8人。在维新党人黄遵宪、陈三立的协助下,他们共同创办了上海强学会,以上海为基地,广泛吸收会员。学会由康有为主持,并拟定章程,说明“本会专为中国自强而立”,“求中国自强之学”,着重说明设会的宗旨为“广人才、保疆土、助变法、增学问、除舞弊、达民意”。也就是说,利用学会组织,联结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讲求变法图强,挽救世变。


《章程》还规定“刊布报纸”是上海强学会“最要者四事”之一,康有为也自称“急欲办报”。但康有为因为母寿返乡,故专门邀请其门人徐勤、何树龄由粤来沪办报。徐、何二人于十一月前到上海,他们所办之报,即《强学报》。它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继《中外纪闻》之后创办的另一份机关报,其办报方针为“专录中国时务,兼译外洋新闻,凡于学术治术有关切要者,巨细毕登”。


《强学报》创刊号于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896年 1 月 12 日)出版,纪元署“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刊头右栏注明“上海强学书局跑马场西首王家沙第一号”,即上海强学会会址。创刊号共8页,铅字排印,竹纸印刷,装订成册,派送赠阅,并不收费。此举颇具特色,



第1页共2页


1/2页

一改以往办报均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动机。


创刊号除刊载《强学会序》、《上海强学会章程》外,又载《论会即荀子群学之义》和《开设报馆议》两文,宣传开设学会和创办报纸的重要性,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强盛,都与开会办报有关。康有为撰文指出,中国受侮于列强,是由于本身“愚弱”,要摆脱“愚弱”,必须力求“自强”,自强之道在于学习。呼吁国内的“通人志士”踊跃加入学会,“群人共学”共同挽救国家的危亡。


第二号共4页,载论文四篇,即《毁淫祠以尊孔子议》、《变法当知本源说》、《论回部诸国何以削弱》、《欲正人心先修法度说》。其中《变法当知本源说》一文明确提出开设议院的主张,说“向使中国咯然改图,士风一变,国是既定,然后开议院,立议员,以通上下之情重官体,疏官阶,以正吏治之弊。纲举目张,风行草偃,余事何足为哉”。


在《强学报》的大力宣传下,强学会也由北京发展到上海,将东南一带的维新派团结起来,变法维新的声势越来越大。但是,封建顽固势力千方百计阻止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反对任何改变,“笃守旧法而不变”。军机大臣刚毅还公开叫嚷:“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在北京,李鸿章及其洋务派深恐强学会做大,极力攻击强学会,请求严禁。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初六日(1896 年 1月 20 日),李鸿章的儿女亲家、后党御史杨崇伊上奏,指责成立强学会是“私立会党,将开处士横议之风”;《中外纪闻》是“贩卖西学”,经慈禧太后批准,下令封闭。


李鸿章破坏强学会,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官僚集团内部主战、主和两派互相斗争的一个表现。因为强学会既把他拒于门外,又将翁同稣、文廷式等“主战派”作为强学会的支持者。强学会每三天举行一次例会,相互讨论“中国自强之学”,批判顽固派的投降卖国,免不了要谈到战争失败的教训和李鸿章的责任,这是李鸿章所不能容忍的。最重要的是李鸿章身为洋务派,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与顽固派是一致的,这就必然使李鸿章极力反对强学会。


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多数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阶级,长期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尊孔思想十分顽固。因此,维新派在积极学习西方的同时,其自身的思想始终没有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他们把资产阶级需要的措施,挂上孔圣人的招牌,欲“托古”以改“今制”,从事维新变法的宣传。张之洞虽然资助《强学报》,但他本来就是“只有维新之貌而无维新之心”的两面派,他表面反对《强学报》以孔子纪年,实质上担心康有为是托古改制图谋不轨。故当十二月初六日北京强学会被封禁的消息传来后,为避免得罪清廷,张之洞立即嘱咐其幕僚致电上海各报馆:“现时各人星散,此报不刊,此会不办。”上海强学会随之解散,《强学报》随即停刊。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申报》上刊载的《强学停报》一文,即是这篇电报。由此推论,《强学报》停刊应在十二月十二日以前。


《中外纪闻》和《强学报》被扼杀了,但维新风气渐开,已难遏抑。自强学会开办报之先河,在戊戌变法前的 1895 年到 1898 年间,维新派在全国创办学会50多个,创办报刊 30 多种。


又据《申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强学会收支清单》中有“支本局第一号报纸二千五百张,洋十九元一角。支本局第二号报纸一千张,洋七元六角。支本局第三号报纸一千张,洋七元。”这是上海强学会停办后,清点财产、移交汪康年时的“清单”。上列《强学报》三号,可知第二号后尚有一号,即终刊号。第二号刊于十二月初三日,第一号之后五天;据此顺推,第三号可能刊于十二月初八日。但因强学会被当局查禁而未能发行,故内容不详。


共发行两期的《强学报》今均仅存孤本,现珍藏在上海图书馆。



第2页共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