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营建与修缮所需石材的运输智慧

 昵称37581541 2019-03-25

紫禁城古建筑的营建和修缮,其重要工种之一为石作,即对石料进行取材、定样、选料、搬运、制作、安装的工种。石作涉及的建筑构件包括:台基、地面、柱础、栏杆、门枕、水槽等内容。从体量来看,台基所用石材为大型,地面、柱础所用石材为中小型,其余石构件所用石材为小型。上述石材所需石料种类主要包括汉白玉、青石、豆渣石(花岗岩)、花斑石青砂石。其中,汉白玉主要用于勾栏望柱,太和殿(1)、保和殿的台基也为汉白玉加工而成;青石主要用于普通宫殿台基,见2;豆渣石主要用于沟基及路面,见3花斑石主要用于磨石地面;青砂石主要用于次要房屋的柱础台基见图4

1  太和殿台基

2  普通宫殿前台基

3  太和殿广场东南角排水沟石

4  紫禁城内普通院落及台基

紫禁城营建和修缮所需石料的主要产地为北京周边地区。明《明水轩日记》记载了北京明代时主要石料的产地和距京的里程:白玉石产大石窝,青砂石产马鞍山(今北京市门头沟区内)、牛栏山、石径山(今北京市石景山区);紫石产马鞍山,豆渣石产白虎涧(今北京市昌平区)。大石窝至京城一百四十里,马鞍山至京城五十里,牛栏山至京城一百五十里,白虎涧至京城一百五十里,折方估价,则营缮司主之(见《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花斑石多来自今江苏徐州、河南浚县等地的山区。浚县屯子镇境内的象山早年间发现的明代摩崖,记载着天启六年四月廿八日奉旨开采皇极殿花石题,通篇为7行、110字的竖写文字,说明了在明代天启年间,奉旨修复皇极殿而在浚县开采花斑石一事。

上述石材开采后运送至紫禁城宫殿施工现场,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其一,旱船:用于特大型石材。所谓旱船,就是用方木特制的一种木架,专门用来承载特大石材,见5明代贺仲轼撰两宫鼎建记》记载了明万历年间重修三大殿台基丹陛石运输过程,即:中道阶级大石,长3丈,阔1丈,厚5尺(1尺为1丈的1/10,约0.31),派顺天等八府民夫2万,造旱船拽运,派同知、通判、县佐二督率之,每里掘1井,以浇早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11万两有奇。估计这块石料重达180吨,运输这样巨重的材料,既不能用车也不能就地滚,于是选在冬季运输,沿途每隔一里打一口井,路上泼水成冰,拽石在冰上滑行,摩擦阻力较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失为有效的方法。但用这种办法仍需要工匠2万余名,经过28天才拽运到北京。若按房山大石窝至北京距离以140里计,其运输时间花费近1个月,每天行程约4-5里,其运输之艰难可见一斑。不过这块石头的长度仅仅为原来御路石的60%,为符合原来的长度,用3块石料巧妙地拼接起来。拼接时,如果直缝对接,必定会露出接缝,非常丑陋。聪明的石匠们采用云纹凸起的曲线作为拼合线,使得石料之间的接触面高低起伏,凸凹交错,即使是3块石料拼合,也是显得严丝合缝,不走近看,很难发现出来。只不过由于历经时间长久,台阶石块产生变形错动,因而使得裂缝出现。

5  央视纪录片《故宫》中的旱船

其二,骡车:用于中小型石材。明代官府设有(骡)车户专门负责运输石材,若官府车辆数量不够,则从顺天府、保定府等地金派车户。当时运输石材的车辆有十六轮、八轮、轮及轮之分,视石材轻重而采用不同的车辆。明代贺仲轼所著《冬官记事》载鼎建两宫(乾清宫、坤宁宫)大石,御史刘景晨亦有佥用五城人夫之议。工部主事廓知易议:造十六轮大车,用骡一千八百头拽运,计二十二日到京,计费银七千两而缩。明《暖姝由笔》载:嘉靖二十三年1544夏,建造九庙,大柱石磉取诸西山。每石用骡二百头拽,二十五日至城(见《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三十三)。明嘉靖年间,毛伯温任工部尚书,发明了八轮车,便于宫殿营建和修缮时的石材运输。据史料记载:数年,召复原官。进工部尚书。督天寿山诸陵。石柱道远,车推,劳费甚。伯温以意制八轮车,工作易就而事办。调兵部尚书。((清)杜果等纂:《康熙江西通志》,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第279页)。对于小型石材,则多用于四轮或二轮骡车(6)运输。

 6  二轮骡车

其三,水运:用于产地较远的小型石材。于江苏徐州、河南浚县等地的花斑石就是通过京杭大运河(7)运至北京来的。徐州出产之花斑石,由漕船运载经御河北上,进入北运河到达通州漕运码头;产于河南浚县的花斑石则经卫河进入御河,沿途北上到达通州漕运码头。

7  京杭大运河

其四,摆滚子:用于施工现场。摆滚子又称滚杠,多为圆木,且木材多为较硬的榆木。摆滚子的方法如下:先用撬棍将石料的一端翘离地面,并把滚杠放在石料下面,然后用撬棍撬动石料,当石料挪动时,趁势把另一根滚子也放在石料下面。如果石料很重,可以再放几根滚子。如果地面较软,还可预先铺上大木板,让滚子顺大木板滚动。滚子摆好后,就可以推运石料了。在推运过程中,工匠们不断地在下面摆滚子,如此循环,石料便运走。沉重的石料可用若干撬棍撬推,也可用粗绳(俗称大绳)套住石料,由众人拉动。在搬运石料过程中,有领头的工匠指挥众工匠一起用力,并伴随喊号前行。这种搬运石料的方式称为摆滚子叫号

紫禁城宫殿修建所用石材的运输时间一般为冬季。夏秋季节,路面暄软,本身不利于运送重物,且此时雨水较多,一旦遇雨道路泥泞不堪,给石材运输带来极大影响。且春夏之际,往往农事繁忙,此时征调民夫对于农业生产不利。因此,石材运输往往都在冬季进行,此时道路坚硬,易于运输,且不妨碍农事。通过上述不同的运输方式,使得大小不同的石材运到了紫禁城施工现场,其方式灵活,不仅满足了紫禁城修建的石材需求,而且还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故宫古建文化漫谈》  

《故宫古建文化漫谈》  作者:周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