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美不美?何止是美, 简直是美的不要不要滴! 先用一组数据, 来说说通化美的程度! 2013年至2017年,通化市接待游客数量从644.38万人次增至1233.5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从77.93亿元增至194.45亿元,5年分别增长91.43%、149.5%。 集安、辉南、柳河、通化县、东昌区和梅河口市5个县(市、区)先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并成为国家首批、吉林省唯一“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全域化旅游、全体验旅游、全链条旅游, 全天候旅游、全媒体营销、全程化服务, 五年来,通化旅游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逐步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 从“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迈进和转变。 通化的旅游资源那是: 外揽山水之秀,内得人文之胜。 有山——五女峰国家级风景名胜、龙湾火山口湖群、云霞洞火山熔岩洞…… 有水——大龙湾、小龙湾、鸭绿江、浑江、辉发河、蝲蛄河…… 有文化——东北抗联红色文化、满族萨满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技艺、大泉源酒酿造技艺…… 咱通化这么美, 是怎样做到声名远播的呢? 规划先行,全域推进! 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支柱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编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通化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等发展规划;实施了通化市旅游局更名为通化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机构改革,成立“通化文旅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每年1亿元的旅游发展资金,专项用于宣传推介、项目支持和航路开发。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以发展全域旅游为方向,确立了以“中国通化·康养天下”为主题口号,以养生文化为灵魂,打造以大健康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体系,将通化建成融观光、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大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要想人来游,先得让人知。 借助“魅力中国城”竞演、“冰雪奇缘·童话通化”冰雪旅游系列活动、“中国·通化人参之路旅游系列活动”“中国·吉林龙湾野生杜鹃花卉旅游节”等数十项活动全面推介通化城市旅游形象;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省级组织的各种旅游交易会、商品博览会、旅游大集等系列宣传推介活动,扩大通化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完善立体化交通建设,增设通化机场新航线开发市场推介通化。 外树形象创品牌,内抓项目提品质。 五年来,通化市不断以旅游项目建设深化旅游产业融合。总投资30亿元的集安鸭绿江太极湾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18亿元的辉南龙堡四季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柳河汇源龙韵酒庄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通化金厂国际滑雪旅游度假区项目…… 大力实施“旅游+”战略。 “旅游+养生”模式,在推动大健康产业化方面步伐不断加快。目前,旅游产业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特色基地蓬勃发展。 “旅游+互联网”模式带来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智能交流等新业态方兴未艾。 “旅游+农业”模式,不仅让游客尽情体验乡村风光,还让乡村经济有了新突破。 春览杜鹃、夏享清凉、 秋赏枫叶、冬戏冰雪。 现在的通化, 每个季节、每一天, 都是你旅游规划中的上佳之选。 五年来砥砺前行, 五年来孳孳不息, 五年来抟心揖志, 中国通化·康养天下 通化的旅游已经声名远播、深入人心。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未来,通化将深入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建设“国际大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 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五年,已迎面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