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八时许离开上允镇,沿S214道向东南向骑行,今日目的地__景洪市。 前七辆车行至离上允三十余里至塞罕村,察觉还有两车未至。等待有顷,仍不见踪影,即电话询问,方知一骑“太子车”的骑友后胎爆了,挪至路边,不能动弹。那两位骑友说爆胎位置不着村店,找不到人修补,要我们在附近寻找联系。赛罕村无修车店,骑友们又骑车向前向后寻找,修车店倒是找到,师傅却不肯外出救急。无奈之下,骑友老胡又赶往爆胎处一探究竟。他到后即作出决断__立即到上允镇找修车人。我们又等了许久,他们来电话告知:在上允找到昨天认识的何老板,何老板认为车胎损坏情况不明,须拉至上允再说。随即派学徒驾一小卡来拉车。 车拉到修车店,经何老板检查__车胎已严重老化,无法补,只能更换。而他店里没有这种胎,并说在上允可能都不好找。果然问遍全镇各修车店,均无这种胎。最后,何老板建议这位骑友(夫妻俩)暂且住下,他联系昆明供货商快递过来,其他骑友先行。事情至此,多亏何老板鼎力相助矣! 时已不早,赶紧启程,一路疾驰,中午时分至澜沧县城,在路边停车找地方吃饭。 走进一家“竹笋鸡”食店,店不大却整洁,一中年女人自里间迎出,一搭腔即知我们是四川人,便热情介绍她是四川合川人,此店是她开的。随即推荐其“竹笋鸡”如何可口好吃,尤其说明“论斤计价”,童叟无欺。领队老何开玩笑说:不要只是说得好听,专宰老乡哦。没想女老板立马沉下脸:怎么说话呢,你们到周围打听打听,我宰过谁?你们吃不吃,随便!众骑友立即解围:开个玩笑嘛,老乡何必当真……这女人才缓颊舒颜,招呼吾等坐下。 吃罢感觉不好不赖,一般而已。 饭后又行,路顺河谷蜿蜒一段后开始爬山。山势渐高,坡陡弯急,众皆谨慎行驶。上至山顶,见路边一棚子前,摆了些根雕奇石,便停下休息。棚内一年轻人,正用角磨机和自行改装的电磨打整树根。一骑友见一外表呈木纹状的石头,足三十斤余重,问价年轻人,言曰:此系树化石,乃重金收来的,很珍贵。几经讨还,最终以200元成交。该骑友如获至宝,左捆右扎包裹好,抱上摩托拴紧,喜形于色,启动引擎,轰然而去。 越过山顶而下,又行一截,坡变缓,弯亦少了。下至山脚,即是阔大之勐遮坝子,只见路边田野平整无垠,西斜的阳光下,农人们正在田里忙碌。路不宽却平直,且车辆、行人稀少,领队轰足油门在前疾驰,后面的紧追不舍,约16:00时到达勐海县勐遮集镇,在镇尾停车休息,兼等后面骑友。后边的两骑友,一是早上返回上允协助修车的老胡,一是刚才买了奇石那位,不一会两人皆到。稍稍歇息又走,至勐海县又停息片刻,17:30左右到达景洪市。 停车一十字路口,留几人看车,其余四处找住所。价格要廉,床铺要净,费尽周折,才敲定“勐遮路”附近之“云博客栈”。云博客栈后面有一个院坝,里面有一家汽车美容店,老板是一小伙子,见我们穿的骑行背心,就与我们打招呼。聊起来后得知他是我们凉山老乡,雷波人,彝族。初中毕业后出来闯荡,先在昆明开店,去年把昆明店交老婆打理,又到此处开分店。小伙子很不错,年纪轻轻,既成家亦立业也。此后两天,一见我们回旅店,即招呼我们去他店里喝茶聊天__异地千里逢老乡,双方均倍感亲切矣。 |
|
来自: 昵称31352768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