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仕鑫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

 彼案 2019-03-25

作者 / 王仕鑫 马国强 青岛市虎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编辑 / 许红 ⊙ 校对 / 刘刚

王仕鑫主任是国家首批中医继承工作学术继承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学术理论精湛,临证细致,辨证精微,审病求因。笔者在待师应诊时,发现王老在大量的临证中,尤其在治疗皮肤病中颇有建树,现摘取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二则,以飨同道。

1 血汗证案

血汗证,古代医家称为“红汗”,较早见于清代医家沈金鳌撰写的《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一书,“血汗者,或有病,或无病,汗出而色红染衣,亦谓之红汗”。此病目前属于罕见病,西医称为“色汗证”,目前尚无成功治疗经验。

典型病例一:病案号:Tc11250姜某,男,25岁,某外贸公司职员,于2014年6月前来就诊,其母发现患者床单、衬衣、白色袜子经常染成淡红色有半年余,曾至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沉25mm/h,IgG18.8g/L未行治疗。患者来诊时面色恍白,神疲乏力腰酸,畏寒肢冷,头发枯槁,神情困顿,夜寐多梦,饮食量少,大便偏稀,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尺弱,既往有手淫史。王师综合分析诊断为血汗证,证属肾阳虚损,气血不固。治则:温补命门,收敛固涩,拟方: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处方:仙茅15g、仙灵脾15g、熟地15g、山药 12g、山萸肉 20g、茯苓 15g、泽泻 15g、丹皮 10g、肉桂 10g、牡蛎15g。五剂,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餐后温服。

二诊:腰酸乏力减轻,睡眠较前好转,舌脉同前。上方加入杜仲15g、菟丝子15g、沙苑子15g以温补肾阳,紫草15g以活血凉血,清除郁热,继服7剂,患者来诊足部及背部血汗出血量减少,颜色变淡。先后加减出入30余剂,病愈随访二年,未再出现血汗症状。

按:王老认为血汗证虽然为罕见病,但可以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姜某长时间熬夜,有手淫史,导致肾阴阳亏虚,因此出现腰膝酸软、形寒肢冷,古人有精血同源之说,肾气不固,不能通达,气血溢到脉外,渗入肌表,引起血汗,因此给予仙茅、仙灵脾、肉桂以温补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牡蛎以收敛固摄,培补肾阴,阴阳合,则病瘥,佐以茯苓、泽泻、丹皮以通调,诸药配伍,用药精当,先天稳固,精气充足,以断出血之出道,故上方力起沉疴,以获奇效!

2 黑棘皮病

亦称黑色角化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在特定的好发部位,出现污褐色到灰色的色素性、乳头瘤病样角化性皮损。主要表现为疣状、乳头样增生,角化过度和色素加深的病症。皮肤皱纹和皱褶处发生天鹅绒状乳头瘤样疣状皮损,黑色增生常致鸡冠样皮嵴,呈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最终可发生疣状赘生物。皮损严重时,可发生严重的瘙痒。

典型病例二:病案号:Tc14500,患者唐某某,女,20岁,2010年经家人发现后项部有灰,反复洗刷不去,未行诊治,而后随父母外出打工,曾去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诊治,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2口服,药膏涂抹(用药不详),未见效。2012年至上海华山医院,经检查诊断为黑棘皮病,口服及外用药物治疗,用药不详,而后因月经8个月未至,到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做B超示多囊卵巢。化验检查示孕酮偏少,血沉28mm/h免疫系统检查正常,一年前找王老就诊,患者颈项部、腋窝处及大腿内侧均呈疣状,黑色素加深,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皮肤褶皱处有疣状皮损,患者月经不规律,来诊时十个月月经未来潮,喜食生冷,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患者舌红苔白,脉沉细。王老诊断为黑棘皮病,证属脾肾阳虚,治宜温补脾肾,拟方:仙茅 20g、仙灵脾 20g、杜仲 20g、熟地 15g、山萸肉 15g、茯苓 15g、泽泻15g、白术 15g、当归 15g、肉苁蓉 15g、赤芍 15g、黄芪 30g、党参 20g、甘草6g,七剂,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餐后温服。

二诊:患者畏寒肢冷好转,后项部黑色皮肤颜色略减轻,舌淡苔白,脉细,继续服用上方14剂,以观后效。

三诊:患者腰酸乏力,胸部胀痛,小腹部疼痛,黑棘皮较前变淡,舌红苔少,脉弦,拟方:柴胡 20g、香附 15g、枳壳 15g、栀子 15g、莪术10g、三棱 10g、牛膝 12g、桃仁 10g、水红子 15g、丹参 15g、川芎 12g、赤芍15g,七剂,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餐后温服。

四诊:患者服药期间月经来潮,后继服二仙汤加六味地黄汤变方。经辨证加减出入,加鳖甲,炒山甲等30余剂。

随诊一年,患者月经规律,皮肤如常。

按:王老认为黑棘皮病为少见病,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从脾肾入手,以补为固。患者喜食生冷,熬夜加班,损伤人体固有阳气,出现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腹中冷痛的情况,阳气虚损,人体不得温煦,人体背为阳,腹为阴,阳气亏虚,经络不通,经久则病发,故皮肤处深褐色。给予仙茅、仙灵脾、杜仲、熟地、山萸肉、肉苁蓉以温补肾阳,阳足则寒凝却,茯苓、白术、赤芍、黄芪、甘草以调气血,龟板、炒山甲以养阴散瘀通络,气血通则经脉养,阴阳合则疴疾可去,黑棘皮病愈。

3 结语

王老认为疑难皮肤病的治疗,运用二仙汤合六味地黄汤,辨证施治,每每用之,确得良效,先天稳固,后天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勿失法度,则疴疾可消,疑病可除,在此与各位同道互勉。


I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第9期第45页。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 投稿邮箱:445288908@qq.com咨询合作:微信号:lianshangpuy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