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女诗人,六岁作了一首诗,父亲听后就断言女儿必将为失行妇人

 江山携手 2019-03-25

我们知道古代能人辈出,才子众多,历史上有许多很出名的诗人,李白,杜甫,苏轼等等,女诗人也有,比如说李清照,其实唐朝还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有《送阎伯均往江州》《登山望阎子不至》《送阎二十六赴剡县》《得阎伯均书》等诗,她的诗一般都是语意亲密缠绵,且多写送行不舍和别后相思之情,不过可惜的是她的是到如今却是流传下来的不多。

唐代三位著名女诗人,最早也是死得最不幸的是李季兰。据说在她五六岁时,就会作诗,可以说小小年纪就满身才气,所以父亲带她到处显摆。有一天,院子里的蔷薇花开了,如此美景,古人是最好吟诗作对了,所以父亲要她当场写诗,她写的最后两句是:“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就一句”心绪乱中横“显然与一般女训要求太远了。她的父亲听了有些恼怒,毕竟古时候对于女子来说,这样的诗句显得太过于不和礼制了。于是父亲就下断语说:”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

不过后来还真给父亲说中了,后来李季兰做了道士,也结交了很多文人才子,也许是父亲过世的比较早,所以没有人管教她,如果说放在现在,可能并没有什么,可是古代就不同了,女子讲究三从四德,而且女子一般很少到外抛头露面的,所以李季兰的很多行为与当时的女子是不同的,当时来说人们还是不太容易接受这样的女子的。

渐渐地,李季兰的诗名越传越广,以李季兰的性格自然是不受拘束的,李季兰结交了很多才子,可以说当时来说也是比较有名的人物。后来,喜文爱才的唐玄宗听到了李季兰的才名,也读了些她的诗,大生兴趣,下诏命她赴京都一见。这是多大的荣耀,可是随后就爆发了安史之乱,长安一片混乱,唐玄宗仓惶西逃。李季兰不但没能见到皇帝,自己在战火中也不知去向。

当然关于李季兰之死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她是因为言语触犯了皇帝,被皇帝赐死,后世对她的诗集保存下来的并不是很多,其实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有李季兰这么一个人,可以说,在时代的剧变前,任何个人都很渺小,每一个微小的个人,都无法如事变平定后的结论般选择自己的人生,由此或被认定叛逆,就要以你的生命来偿还本该由时代承担的罪责。很不幸,李季兰就此走完了一生。

本是一代才女,可是命运不济,李季兰是和当时的普通女性不一样,正是因为她的才气,所以很多时候,她的思想更加不能被当时的社会所束缚,李季兰按着自己的意愿活着,最起码自己是开心的,可能就是时代的不同,如果李季兰出生在现在,我想如此才华定然可以有所成就。

也许李季兰是不幸的,又或者说李季兰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也有不同的追去,也许别人永远体会不到你的喜怒哀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