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30则读书典故(十一)| 韦编三绝

 紫微o太微o天市 2019-03-26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 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释义:孔子为读《周易》而多次翻断了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子

中国古代30则读书典故(十一)| 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一根竹简在上面写字。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以便于阅读。[ 通常①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②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③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

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自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正式因为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所以后人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