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编三绝”中“韦编”的辨析

 新用户49374016 2020-09-03

春秋时期,由竹简组成的文要按内容的顺排列竹简通过绳子编织将竹简固定在一便于阅读,一分完整的文书就是“册”。

成语韦编三绝”源《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其中”解释为把竹简编联起来牛皮绳韦编三绝”大意即编织固定竹简的牛皮绳断了很多次,表示孔子读易很努力,以至于编织固定的牛皮绳多次断开,后用来比喻读书勤奋。

细细品味,三绝”的主体是绳子,”是牛皮绳,“”是动作编联竹简从语义看韦编”的意思用牛皮绳来编,不管是之以还是以韦编之,它限定的中心语是竹简(书),而把韦编”解释是编联用的牛皮绳,似乎不那么顺

”与牛皮相关的例子, 

1.韦其皮为服”(新唐书·北狄传·室韦》),把皮围在身上当衣服;

2.“以韦带剑”汉书·东方朔传》把牛皮围起来装剑;

3.后汉书·乌桓传》:“妇人能刺韦作文绣”,在牛皮上刺绣;

4.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西门豹急性子,所以佩戴牛皮(块、条)自警不要急性子;

可见在汉代并无牛皮的用法,牛皮的解释见于唐代李善《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韦,皮绳,喻缓也

其实韦编”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编织物的编织方法:

,从“纟”从”,“”本义为“围”,韦其皮为服”,即横向把皮包住身体,“纟”表示丝线,表示横线 《说文》中说“纬,织横丝也。用作动词时,也指纺织、编织之义简化后“纬”写作“韦” 纬编用一根或多根线向编织;

”:从“纟”,从“巠”“巠”意为“纵向的”、“高低走向的”、“陡直的”,象“茎”、“颈”等都包含有直的、立的意义,“纟”表示丝线,因此”字本义是“织上的纵线经编用一根或多根线纵向编织。

现在”、“”字的本义和“纬编”和“经编”这两种编织方法至今仍在使用,象地球的经、纬线;某些城市道路名字依然有经一路,纬二路。

以编(纺)织术语来解释成语中韦编”,从语义看似乎比解释为牛皮绳更为合理,其意为用横向的绳子编织、固定竹简,它修饰限定的中心语是绳子。

“读易,韦编三绝”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孔子读易经,很勤奋以致编织书的绳子都断了好多次,至于绳子什么材质并没有特别强调,牛皮绳、麻绳等什么材质都是可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