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 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结局

 山地之仔 2019-03-26

在隋末风起云涌的英雄群体中,最值得讴歌的是唐太宗。他手提三尺剑驰骋在沙场上,为夺取天下而身先士卒。尔后,他又在贤臣辅佐下躬行仁政文治,还谆谆告诫后代勿滥施武功。他的胸怀像蓝天一样深远广大,他那仁德的光辉长久照耀着国家的未来……

但是,后世也有人视唐太宗为假仁假义者,其提出最厉害的证据就是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杀害兄弟并抢班夺权。北宋著名的唐史专家范祖禹即在《唐鉴》里批评唐太宗“不顾亲”、“不知义”,说:“秦王世民杀皇太子建成……太宗之罪著矣!”南宋大儒朱熹亦说:“唐有天下,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君臣父子夫妇,盖其源出于太宗。”

史书记载秦王府的干将们劝李世民发动政变,不管多少理由,都不免牵强。如今史书要重点表现的,似乎玄武门政变的发动,李世民是在大家逼迫下做的,他自己意愿不强。但看看后来的一条,尉迟敬德说:现在,勇士八百人已经进宫,擐甲执兵,事势已成,大王安得已乎!我们的人马已经进入战斗位置,现在已经停不下来了。哪里来的八百勇士?

其实玄武门之变主要人物为: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人。玄武门事变两个月后,李世民即位当上了皇帝,自此开启大唐盛世。细看一下当初李世民带的十个人的结局。

张公瑾:张公谨,早年跟随王世充,后在尉迟恭的推荐下加入秦王府,玄武门之变后,跟着李靖平定东突厥,后来进了二十四臣,并得以善终。

尉迟恭:开始跟刘武周干,后投降李世民,在李世民推心置腹的招抚后成为李世民忠心干将,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玄武门之变后位高权重,晚年闭门自守,善终。

公孙武达:玄武门之变前官至秦府右三军骠骑,封清水县公,在贞观朝,公孙武达出任肃州刺史,曾击败突厥于张掖河,升任左监门将军。又因大破盐州突厥叛军,晋封东莱郡公。高宗永徽年间,公孙武达卒于右武卫大将军任上,获赠荆州都督,被准予陪葬昭陵。

郑仁泰:玄武门之变后仅晋升为游击将军。在贞观朝,郑仁泰屡获升迁,官至左屯卫将军,封同安郡公。在高宗朝,郑仁泰历任灵盐二州都督、右武卫大将军,曾于661年率军讨伐铁勒,因损失惨重被降职。663年,郑仁泰卒于凉州都督、青海道行军大总管任上。

李孟尝:玄武门之变前已进位上柱国。在贞观朝,李孟尝历官右骁卫将军、右屯卫将军、黔州刺史,有大破突厥之功,获封汉东郡开国公。在高宗朝,李孟尝历任右监门大将军、右监门卫大将军,终迁至右威卫大将军、检校太子右典戎卫率。公元666年,李孟尝暴卒于长安府第之中,死后被准予陪葬昭陵。

现在我们看到的唐代史料,多经过了贞观时期的改造。努力为唐太宗辩白是唐史书写的重要政治任务,很多真相被遮掩过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