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台战略

 budaozheli 2019-03-26

一、

平台大致可分三大类:第一类叫沟通型平台,比如微信、Facebook等。第二类叫功能型平台,比如百度、Google等。第三类叫交易型平台,比如淘宝、亚马逊等。本文主要探讨交易型平台的战略执行,这类平台除了淘宝、亚马逊外,还包括滴滴、美团、58同城等。

二、

交易型平台,顾名思义,就是促成供给方和需求方发生交易的基于互联网的系统。系统中的参与方,主要包括四大类:供给方、需求方、平台方、服务方。以淘宝为例:供给方就是各个淘宝店;需求方就是广大用户;平台方就是淘宝网及其提供的基础设施,比如阿里旺旺、支付宝等;服务方就是为供给方、需求方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比如快递公司、批发商、网店装修服务商等。

三、

平台方和服务方可统称为支持方,支持方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供给方和需求方更高效、更圆满的达成交易。因此,交易型平台也可理解为主要包括三大类参与方:供给方、需求方、支持方。既然支持方是服务于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双方交易达成的,那么,交易型平台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就包括两大类参与方:供给方、需求方。更简化的方式来说,构建一个交易型平台,无非就是“搞定”供、需双方。所以,平台战略也好,平台执行也罢,核心就是“搞定”供、需双方。

四、

做平台的难点在于:当供方一看需方没来,就不来了;或者,来了后一看没有需方或者说需方不够多不够好,就要准备撤了不干了。当需方一看供方没来,也不来了;或者,来了后一看没有供方或者说供方不够多不够好,下次也就不准备再来了。这就导致平台在起步的时候,供、需双方都在观望、都不来,好不容易来了,又因为供、需不同步,之后又走掉了。如何让供、需方都来且保持同步同频,这个对平台的战略执行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五、

谈到战略执行,又可细分为方向、模式和执行。战略方向比执行能力重要100倍,你努力的大方向是否代表着未来、是否代表着不可思议的未来,这是至关重要的。在此之下,你要构建的交易平台,供需双方的规模有多大质量有多高,供需双方是否有真实的交易意愿、行动和结果,交易是否可持续并高频率的发生,交易是否具备更高效率更好体验更大价值,这些问题就属于战略模式的范畴。战略模式的重要性比执行能力重要10倍;当然,好的模式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执行探索。

六、

方向正确是大前提,模式正确是中前提、执行能力是小前提。执行能力之“小”,是因为它要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数的“小”事中得到持续的体现。执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没有了执行能力作为基础,任何战略都是空中楼阁。也可以说,执行是前面的1,战略是后面的0。前面的1立起来了,后面的0不够多,价值也是有限的。但是,没有了前面的1,后面再多0也白搭。

七、

平台的供、需双方,一般来说,需方占主导。那么,一个好的平台,其供方应该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呢?主要有四点:海量、高频、刚需、痛点。所谓海量,就是有非常庞大的需求方,比如数以亿计甚至十亿计;所谓高频,是指交易需方的购买频率每月多次、每周多次甚至每天多次;所谓刚需,是指交易需方的购买具备稳定性,受收入调整、兴趣改变等的影响比较小;所谓痛点,是指交易需方在此前的交易过程中或者需求满足过程中有很“痛苦”的地方,而这就是新的交易模式被接受的机会。如果不考虑竞争等因素,通常这四点的综合得分越高,平台前景就越好。

八、

执行能力可大致分为两部分:运营能力和支撑能力。比如淘宝双11,当交易量一天达到1200亿的时候如何保持系统不崩溃、如何保持系统顺畅运行,这属于支撑能力;如何让这么多的交易能够在一天之内产生,这属于运营能力。支撑能力和运营能力都很重要,其中:支撑能力更多属于确定性能力,一般来说,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就可以解决,因此支撑能力可主要划归到技术性范畴;运营能力更多属于不确定性能力,投入大不一定效果好,投入小不一定效果不好,因此运营能力可主要划归到艺术性范畴。

九、

简单来说,支撑能力你找个超级大牛过来,组建一个很牛的团队,给够资源,做好必要的激励和管控,基本上就能解决;运营能力则要比这个复杂得多,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比如运营的一大核心是做推广,但推广的短期效果如何、长期效果如何,你投入的效率是否够高、力度是否够大未必就是决定性因素。当时机尚未成熟时,投入很有可能就是“烧钱”,钱烧完后就变成灰了,风一吹,啥都不剩下。反过来,推广做的晚了、错过了好时机,效果常常也不好。所以,推广的时机,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要在一个适当的区间才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用适当的推广力度和方法去做推广,就不是“烧钱”而是“砸钱”。什么叫“砸钱”?一砸就要砸个坑出来!

十、

在时机恰当的前提下,推广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三大要素:平台吸引力,推广的效率,推广的力度。平台吸引力就是大家对你这个平台本身有多感兴趣、有多需要。平台的吸引力一方面取决于平台本身,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成熟度,要注意区分两者的差别。如果是市场成熟度的问题,那么就要重新审视推广的时机是否恰当了。推广的效率是指单位投入下你的产出有多高、见效有多快。推广的力度是指你累计能够投入多少的资金和资源。这三个要素之间,平台吸引力是前提。那么,推广力度和推广效率哪个更重要呢?首先要明确的是,肯定都是很重要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在跑马圈地阶段,推广力度比推广效率常常更重要;在精耕细作阶段,则推广效率的重要性常常会增加。

十一、

推广效率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你如何一句话打动平台的供需双方?或者说,你如何一句话打动平台的供方?你如何一句话打动平台的需方?一定要设法让人对这一句话过目不忘,一定要设法让这一句话本身具备自传播能力,一定要设法让人一看到听到这句话就产生兴趣甚至直接行动。

十二、

平台的起步,通常是基于交易。但随着往后发展,供需双方围绕着交易本身、或者围绕着供、需方,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以淘宝为例,因供需双方对沟通的需求而产生阿里旺旺、因对支付的需求而产生支付宝、因对送货的需求而产生菜鸟物流等。平台要设法通过引进第三方或者用自营的方式,来满足供需双方延伸出来的更广泛、更深入的需求,也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这个过程,既是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也是增强供需双方对你依赖度的过程,还是你获得更多盈利来源的过程,甚至还是你派生出新的意想不到的战略性大业务的过程。

十三、

构建生态系统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差别在哪里?外在形式上好像差不多,但内在逻辑上是有重大差别的:前者更多是从需方角度出发,顺势产生新的供给,比如京东做金融;后者更多是从供方角度出发,推动产生新的供给,比如格力做冰箱。

十四、

做平台和做产品是有着根本性差别的:做产品的核心是工业化逻辑,工业化逻辑的核心是靠规模效应做大、靠核心技术做强。做平台的核心是互联网逻辑,互联网逻辑的核心是靠网络效应做大、靠极致体验做强。这个差别之大,鸿沟之深,无论是产品型企业家还是平台型企业家,都很难逾越。原因很简单,一种被过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证明是正确的、并且被无数次强化了的逻辑,要从根本上给改过来,谈何容易?!当然,也不一定非得要改过来,但是,自身一定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产品型公司在新做平台型业务的时候,一定要找到合适的领导人,并且相应的股权架构、组织模式、领导风格,务必要从管控指导式转变成为参与支持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