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在黎里

 zzm1008图书馆 2019-03-26

我的家

在黎里

它不仅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

它更是儿时

给我整个世界的那个古镇

  脑海里,总是回荡着关于黎里的一幕幕,那是:

古朴典雅的古宅民居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黎里的明清古建,凝聚了千百年来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如同风格独具的古乐音符,鳞次栉比的分布在市河两岸。

  大门高墙,马头飞檐,袒露着江南的坚韧风骨,天井围廊、木窗雕花,蕴含着古镇的含蓄包容。置身于粉墙黛瓦的老屋和斑驳陆离的廊棚下,如同与历史对话,与先辈交流。特别是在光与影的配合下,整个古镇都显得韵味深长,意境悠远。

婉约清丽的水映古桥

  市河之上古桥之多,是黎里的一大特色。众多古桥横跨市河,勾通黎里,静静地聆听着市河的潺潺流淌,默默的守护着历史风物。

  走过一座座古桥,触过它们洗尽铅华的古朴身姿,数过栏杆上那些朴拙的纹理,发现那桥边新生的青草,对着桥在水中的清丽倒影回想关于这座桥的故事……一桥,一念,一故事。静寂无声,却是水乡古镇美好的点缀。

暖意融融的河岸生活

  黎里人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河埠头的。洗衣、洗菜、担水,都要到河埠头。可以说,黎里的河埠头,不仅是古镇人欢快的浣洗水岸,也是黎里生活的忠实见证者。那些发生在河埠边的故事,好像总也说不完。

  廊棚是黎里古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在市河两岸,和河埠头一样,是黎里人生活的重要场所。每天,黎里人穿梭于廊棚下,来来往往,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人们在廊棚下漫步,吃着茶点,闲散聊天。

别有洞天的水乡巷弄

  走在廊棚下,顺着那延伸开去的石板路,就可以拐进黎里的各个巷弄了!黎里的巷弄,明弄暗弄共有115条,弄堂之多,结构之奇,为江南古镇之绝。那每一条小巷里,似乎都藏着一个不一般的故事。

  跟着巷弄口的那丝光亮,走进小巷中,邂逅一个朴素热情的黎里人,遇见小窗里洒下的点点光斑,文艺至极。


  我的家,在黎里,这里还有很多让人难以忘却的故事。比如,柳亚子的生平,端本园的来源,周宫傅祠的“三祭合一”,中国锡器博物馆的打锡传承,六悦博物馆的民间传统工艺……一幕幕都充满了故事,每一个画面都那么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