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弄懂指数基金的前世今生

 释怀斋 2019-03-26

2017-07-26 17:29


简单点说,指数基金是一种被动型基金,它不主动寻求取得超越市场的表现,而是选取特定指数作为跟踪对象,按照证券价格指数编制原理构建投资组合,力求股票组合的收益率拟合该目标指数所代表的资本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也可以说,购买指数基金,相当于购买指数,投资收益仅跟指数波动相关。

指数基金,作为一种以跟踪、复制指数回报为己任的被动型投资基金,虽然“缺乏激情”,但中长期收益率优异,它甚至被中外投资界称为“永远打不败的基金”。

《华尔街日报》曾经报道一个美国二年级小学生的投资故事,他建立了一个3只指数基金组成的“懒惰投资组合”,连续3年打败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年大约获得270个基点的超额回报率

在美国,基金要打败标普500指数跟国内基金要打败沪深300指数几乎一样困难!

美国“股神”巴菲特坦承:“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是最明智的股权投资方式。我的导师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多年之前就坚持这一观点,经过半辈子的实践,我对此更深信不疑。”

指数基金之父、美国先锋集团创始人约翰·伯格指出,主动型股票基金过高的管理费用,是跑输指数和指数基金的关键。

指数基金收益好,费用低,为啥中国市场上的指数基金反而比股票型基金和偏股型基金少得多嘞??

分析原因有二:

一是指数基金管理费低廉,不受基金公司喜欢。

国内主动型股票基金年管理费一般是1.5%,而指数基金则在0.5%左右。作为金融中介,他们少收取一点中介费,投资人收益就会增多一点。对投资人有利,对中介人则不利。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二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主动管理观念深入人心。

就像硬币的两面。指数基金作为一种被动型基金,主要考察基金经理及其研究团队的跟踪复制能力;而主动型基金,对基金经理及其研究团队的能力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主动型管理的风险性也越来越高,但还是有人乐此不疲奔走其中。很多主动型管理的基金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但也不得不承认,业绩平平的也大有人在。

其实,变幻莫测的市场,长久以来的牛熊更替已经证明,投资指数基金未尝不是一条捷径…..

好巧呀,如果你读完文章之后刚好想要配置点指数基金的话,请往下看……

附表:工银瑞信现有指数基金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