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古朴的装饰品

 gudian386 2019-03-26

穿孔兽牙(复制品)

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年前-1万年前)

长约2-3.3厘米,宽0.5-0.7厘米

原物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出土

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很多骨、角、牙、石等不同质地的被称为“装饰品”的物件。你看,在那些不同形状的兽牙上,都有一个圆圆的小孔,扇形的海蚶壳凸起的部分也有圆形和方形的孔,那几根长短不一的细细的鸟腿骨,格外光滑,其上刻有一道或几道沟槽,还有青鱼眶上骨、小砺石、石珠等。有意思的是,它们的数量差别很大,极不平衡,穿孔兽牙共有125枚,占这些装饰品141件的绝大多数。据专家鉴定,这些牙齿来自不同动物的上下犬齿和门齿,獾的最多,有近一半,狐的犬齿次之,其余为鹿、狸、黄鼬的牙齿,还有1枚虎的门齿。这种情况说明山顶洞人喜爱用穿孔的兽牙作为装饰品。

这些装饰品的出土位置更令学者和专家关注。7枚有孔石珠均发现于青年女性头骨外的土里。石珠大小基本相等,为白色石灰岩,经过加工后,用石器两面对刮成孔,最后均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在一个老年头骨的左侧有穿孔的海蚶壳和兽牙,尸骨上发现了一块赤铁矿,骨盆和股骨周围撒有赤铁矿粉。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些有孔的装饰品是一枚枚、单个散落的,可以想象当时是一个一个地串连起来,挂在身体的某些部分。辽宁海城小孤山遗址和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也曾发现过类似的装饰品,说明这种风俗在华北地区曾经流行。

山顶洞人佩戴项饰示意图

旧石器时代晚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特别体现在人类的一些精神活动上。装饰品无疑是代表了原始人的一种审美观念,我们可以视它们为一种艺术品。而实际上用贝壳、兽牙等物制作的装饰品,在许多原始民族的日常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在举行仪式或祭祀时,人们常常要把身上涂上颜色,再挂上各种各样的装饰品。这些装饰品有时还是死者的随葬品,上述老年死者就是发现在山顶洞遗址。死者身上佩戴装饰品,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显然这是经过人们精心安排的埋葬。在原始人的眼中,红色象征着生命,用赤铁矿粉埋葬死者可能代表着让死者死而复生的理念。像这种明确属于个人的随葬品,还说明此时人类对个人物品拥有的意识和来世的概念增强了。这些装饰品的材料除贝壳外,还有极乐鸟的羽毛,有袋类动物的毛皮,海豚、鲸及狗的牙齿,植物的纤维、花朵等。除用作艺术品之外,它们还可用作狩猎巫术的用具,作为避邪、驱病防病的巫术用具,用作交换的物品和礼品,甚至可能用来计数等等。

(撰稿:安家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