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里的古代中国|原始“脱谷机”

 gudian386 2019-03-26

石磨盘、石磨棒

新石器时代 裴李岗文化(约公元前6100年-前5000年)

石磨盘长63.5厘米、宽28厘米;

石磨棒长47.8厘米,直径4.1厘米

1978年河南新郑裴李岗出土

农业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重要标志之一。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农业实行“刀耕火种”,先用火将地表的草木烧成灰做肥料,再就地挖坑点种。中期开始出现耜、铲、锄等农具,可以有效地翻土和垦耕。晚期除沿用前两阶段生产方式外又发明了石犁等农具用于耕作。

在新石器时代中期的黄河中游地区,裴李岗文化的人们已经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它的农具中既有扁平石铲等翻土工具,也有锯齿石镰等收获工具,更有独具特色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加工工具。石磨盘采用整块砂岩琢制而成,两端呈圆弧形,平面呈鞋底状。其底部大都有四个不高的圆柱状矮足,顶部多被磨成明显的凹陷。石磨棒与石磨盘配套使用,也是由砂岩磨制而成,形式规整,呈细长的圆柱状。石磨盘、石磨棒均为远古人类给谷物脱皮的工具。使用时将谷物摊开在磨盘上,用石磨棒在上面反复滚动,把谷物的皮壳脱掉,留下可食用部分。除了谷物,采集的坚果类食物也可以在石磨盘上进行脱壳。

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石磨棒不但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之一,也是反映当时人类思想意识的重要证物。墓葬中经常可以发现用石磨盘和石磨棒进行随葬的现象。有的石磨盘侧立在墓主人的骨架旁,石磨棒置于石磨盘的两个矮足上。有的石磨盘侧立在墓室一旁,石磨棒则搁置在一边。有的石磨盘平放在墓室中部等。它们按照一定的形式刻意进行摆放,似乎都在以器具之间各种不同组合关系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具有明显的祭祀性质。

裴李岗文化中石磨盘、石磨棒数量很多,在墓内随葬的现象也比较多见,表明它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其时代相当或略晚的新石器文化中,类似的石磨盘、石磨棒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现,表明这一古老加工工具在地域分布和时代延续上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普通的石磨盘、石磨棒多加工简易、制作粗糙。有些只是一个平板形式的石磨盘和不甚规整的石磨棒,使用痕迹明显,实用特征突出。能够与裴李岗文化石磨盘、石磨棒造型和精致程度相媲美的实物还存在于黄河下游的磁山文化中。它的石磨盘除了顶端略尖以外,盘底也有三个或四个小足,在形式上与裴李岗文化大同小异,是此类器物的另一个典型代表。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均为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文化,石磨盘、石磨棒这些发明看似简单,但蕴涵的很多原理都为后世所借鉴,因此在文化传承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撰稿:王月前)

责任编辑:蒋起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