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论语》230: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注解论语

 昵称32937624 2019-03-26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评述】张居正注解:谷之始生谓之苗。吐花叫做秀。结粒叫做实。

孔子借谷物发芽,开花,结果这三个生长过程来喻指致良知。人想成才,就必须有思想。没有思想哪来的智慧?所以,成才第一步就是学习良知,相信良知。这就如,想成为军事家,没有兵法知识,不相信兵法,怎么可能成为军事家。二,学了良知,却没有进展,不知所学的是何物?这就是不开花。如此怎么可能有所成就。第三,人学了质量,不管是发芽,还是开花,最终是要学有所成。如果学无所成,那一切都是徒劳的。这就是“知行合一”的真意。如果想的跟做的不一样,怎么能叫学有所成?再如果做的跟自己所想的结果不一样,又如何能叫致良知?这就好比企业想做好服务,想了一大堆的行动(良知),但所做的事情(行动),消费者却很反感(知行不合一),这就不能说做好服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