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怕“打酱油”,也不能让孩子轻言放弃呢

 Dxy360 2019-03-26


△ 喉咙咳嗽加重了,今天送大家一首音乐吧,配合今天的文章一起读读。

昨天的文章结尾(点击阅读:《决定孩子未来竞争力的14项能力,幼儿园阶段也可以做起来》),其实是我意犹未尽没写完的:

我们应该给到孩子机会在这14个领域里都能够去体验、感受和浸泡,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鼓励孩子在人生最初的六公里路上,找到最合适自己个人兴趣的技能,并且从6岁后开始明白“精进”的重要性。

当孩子渡过了最开始的兴趣启蒙后,我们其实会发现最难的莫过于坚持两个字了。可能早期跟孩子一起做早教的时候,孩子谈到某一个游戏和主题,眼睛里都是发光,问他“你喜欢吗?”“喜欢!”,“能坚持下去吗?”“能!”,但是到了真正要坚持的时候,却发现孩子总是闹着别扭,不想上了,不想读了,没有兴趣了,妈妈你别逼我。

现实总是赤裸裸地把我们想象中的美好打碎,然后揉成一团告诉我们,这个十字路口,你要坚持,还是要放弃?

如果你跟我一样也面临这个两难局面,我的答案当然是:不要轻言放弃。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话:

成功的关键不在天赋和智商,
而在于热情和努力的总和。

这句话出自美国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2013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安琪拉·达克沃斯。达克沃斯通过对大量成功案例的分析,得出了成功的另一面,就是“坚毅”理论。她用简单的方程式,解释了一个人的天赋是如何转变为成就的。



在这个过程是里,天赋是指,当你投入努力的时候,你的技能能够得到多快的提高。成就是指,当你努力运用获得的技能所产生的结果。

当不同的个体处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只取决于两件事情:天赋和努力。天赋绝对重要,但是努力的因素需要被计算两次,而不是一次。因为达克沃斯方程式的简化等式是这样子:

成就= 天赋 x 努力 x 努力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很容易看出的是对于成就而言,努力因素比天赋有更大的权重,因为努力是平方,而天赋只是在最开始的第一个阶段出现

当我们的目标是获得一个更大的成就的时候,我们最佳的选择,就是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通过努力奋斗、通过耐心来掌握,这样的投入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可触达的。

那如果仅仅只是强调“坚持”就够了吗?并非如此

01

坚持的前提是兴趣

我在心理咨询中同样接触过很多焦虑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大家对于坚持存在着很多的误解。

孩子并没有因为坚持而获得成功,反而父母因为推着孩子坚持,失了结果又伤了孩子的心,最后两边都不到岸,大家心里的焦虑也很高,“难道我的坚持有错吗”,“我想让孩子成才有错吗”,这些疑问都是父母心中很难解开的心结。

实际上这里最大的误解,恰恰就是认为坚持只要想就应该去做。相反,坚持的前提是先帮助孩子找到一个“对”的兴趣只有兴趣是“对”的,坚持才有意义,坚持才不会失了偏颇。

那么,怎样才算是“对的兴趣”呢?顾名思义,不是我们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兴趣,而是孩子真正喜欢并愿意投入热情的兴趣。

兴趣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设定好的,它存在一定的机遇和随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孩子发现兴趣的过程有时候带有很多的偶然、突发、随机和凌乱,父母也没有办法去给孩子下一个标签,孩子更无法一定得迫使自己对某一件事情产生兴趣。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是否允许孩子去寻找自己的人生路,是否愿意跟孩子一起感受并体验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自己本身是否愿意开放地接受和吸收新的事物,都会有所影响。

父母的核心作用,是帮助孩子在最早的六年时光里,尽情通过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和成就感。这也是家庭教育的地基。

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陪伴的时光,丰富、系统性的优质探索活动,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这就是孩子的激情所在。

在尽兴和深度体验后,当你发现孩子愿意花上好几个小时认真地练习打架子鼓,愿意牺牲玩游戏或者外出游玩的机会去学习画画,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些孩子都找到了“对”的兴趣。

02

最容易放弃的“50小时”法则

找到对的兴趣往往只是开始,孩子同样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渡过下一个难关,就是我们心理学提到的“50小时”法则

人们开始学习任何一个新知识或新技能,最初的50个小时是容易放弃的,大多数人会在前50小时就知难而退,选择放弃。而一旦熬过了最艰难的50小时,能坚持到底实现自己目标的概率,就会超过50%。

任何人早期的兴趣都是脆弱而模糊的,他需要有力的培养,并且精心的研磨才能获得更深厚的力量。所以坚持必不可少,但明确了兴趣和热情之后的坚持,又长什么样子呢?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了“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的概念,让孩子有目标地持续进步。帮助孩子积累更多的刻意练习的机会,去拆解困难,重新理解和面对困难,这同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的坚持度,让坚持和勤奋成为孩子内在的驱动力。这个过程,也是心理学上的“赋能”

生活里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孩子用同样的时间,花了同样的努力练习,却收获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因为练习的方式不一样

举跑步的例子,一个孩子跑步每天都是同样的动作,每天花完成1000米距离的跑步,控制在15分钟内,而另外一个孩子,每天也完成1000米,但是爸爸妈妈一直帮孩子记录跑速,距离和路线,跑完后的心跳或者中间穿插的快跑的次数,并且给孩子制定了一个短期目标,每天提高一点跑速。

这样一段时间练习下来,收获的结果便会完全不同。第一个孩子也许还停留在15分钟跑完1000米,但是第二个孩子可能就需要10分钟就能跑完1000米。

所以刻意练习跟普通的练习方式最大区别在于它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最直接的一点,当我们针对孩子的某一个目标设定“刻意练习”方向的时候,是需要基于孩子没有突破的特定弱点,我们首先得有一个定义清晰的延展性目标。

这里并不是让我们笼统地跟孩子说,“你坚持不下去啦?”“你不想练习了?”,这些话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帮助孩子习得坚毅,关键是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弱项,这个可以从与孩子的交流当中,或者观察孩子上课表现,甚至跟指导老师的聊天中发现这些细节。

比如我们发现正在学习篮球的孩子,运球的时候经常不能控制球的方向,那么我们就可以跟孩子一起定一个小目标:“能够沿着一条线,平稳地把球运到对面。”

再比如我家孩子近期的钢琴瓶颈期,他近期最难的并不是开始,而是结束,特别是连续弹奏了40分钟后,剩下的10分钟是他非常沮丧和疲倦的时刻。所以我们制定的目标是,“每天练50分钟,但是拆成两段25分钟”的方式,通过灵活地把握好这些关键之处,我们才能够真的制定对孩子有帮助的目标。

越清晰的目标、定义越准确,越有利于孩子去找到突破口。

02

体验全情投入的状态

明确了目标之后,我们仍然需要陪着孩子,去体验什么叫做全神贯注、全心投入地练习状态。意味着当我们对里面的过程同样是有质量标准的,如果没有质量标准,只是重复的作业,对于任何人的精进其实并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不说孩子,就说说咱们成人吧。如果我们环顾一下我们身边的工作环境,身边是不是有一些朋友,即便有十年工作经历,但是他的能力却好像一直停滞着不动一样,哪怕他的资历很深,但实际上到了业务水平,我们也只能勉勉强强说一句“哦,也就那样了”。

有多年工作经验,不等于有复合型工作技能,就正如我们陪孩子的时间总数,并一定等于我们的亲子陪伴质量就一定高,是一个道理。

这里的区别因素,就是我们是否能够同时做到这三点:

  • 我们自己是否愿意全神贯注以及不懈努力;

  • 过程中我们能否得到即时的、有益的反馈;

  • 我们是否也愿意进行持续的反思和完善。

这当然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以练琴为例,我们要让孩子努力地带着目的去练习,既然是练习我们同样需要对里面的过程是有要求的,我们拆分了整体的练习时间,但是我们也同样对练习质量是有要求的,比如孩子在指法、坐姿和节奏等方面,孩子也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练习的过程。

所以我也会跟孩子约定的是,我们虽然把时间拆分成了两部分的,但是每一部分的要求仍然是需要的。放松肩膀、抬高手腕、控制节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提醒让孩子注意到的地方,通过重复的练习,直到孩子能够真正驾驭这些曲目。

接着,我们仍然需要在过程中保持跟孩子的密切沟通,我们针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具体的反馈,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哪些方面仍然做得不够好。这里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沟通方式,我们到底是为了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还是我们更重视里面的反思和探讨性,都会让我们能否真正地帮助孩子获得更大的改善。

父母都希望自己在孩子成长的角色上有“指导意义”,但很多时候,往往不是我们说的道理是错的,而是我们通过这些语言所强调的目标失了偏差。我们的反馈最好的方式是基于理解和尊重,我们更需要让孩子看到过程虽然需要汗水的灌溉,但是这个过程可以很美好。

像在钢琴这个高难度的乐器学习中,当孩子手中可以弹出美妙的音符,当孩子发现原来自己在识谱能力上进步空间很大,当孩子第一次在小朋友们面前演奏的时候,这个过程同样是重新塑造了他的自信和自我形象。当孩子开始进入到这个领域,每走过的一段路,都是孩子坚持的证明,这便是孩子成就感的最客观感受。

想明白了这点,其实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获得平常心,如果我们对孩子坚持的目的是为了一个结果、一个成绩、一个比赛,那我们永远就只能盯着结果来议论孩子,但如果我们认可孩子走的每一步都是坚持,孩子每一个努力弹奏的瞬间,遇到障碍排除困难的过程都是坚持的话,那我们才能更全情投入地跟孩子享受这个过程。

这便是我们价值观的投影,这样的目光更长远,对孩子的坚持斗志,反而更有激励性。



谈到这里你其实也明白的,父母的挑战时时刻刻都会有,像我面对孩子们现在不同的能力差异,不同的兴趣爱好,我也会忐忑不安,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前两天刚跟大家分享了,我家孩子独立阅读了三本外文书(点击蓝字查看:《美国大学荣誉教授:这样做轻松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但是很快这几天Eric就不愿意读了,为什么呢?因为Joshua这几天开始对Eric的严肃指导,听到Eric读书后,就开始说“弟弟,你读太小声了我听不到!”“你这个发音不对,应该是这样子,听我来说。”

这些无疑就会增加Eric的压力,果不其然,昨晚Eric就跟大家说,“我不念了,我再怎么读也不会像哥哥读的那么好听。”他放弃了,因为找不到坚持的动力了。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后,直接握住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说,“不,Eric,我喜欢听你读。你读书从来都不是为了成为哥哥。” 这句话便是我给孩子们的最直接的反馈,也同样是我的态度。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经意之间就给自己下很多的限制,孩子会因为一两句话认为自己永远都学不好,我们更是如此,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慨自己为什么如此坎坷和停滞。

但是很多时候,当我们仔细想深一层,这些所有的限制,都是我们自己加上去的,我们把天赋、基础看得过重,让过去的经历压得自己喘不过气,甚至可能一遇到困难就认为自己做不了了,“我们天生就只能这样子了”。这些同样都是很大的遗憾。

或许正如达克沃斯所说,什么是坚毅呢?

坚毅是一步接着一步走下去;

坚毅是牢牢抓住自己感兴趣又有意义的目标不放;

坚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投入具有挑战性的练习之中;

坚毅是摔倒了7次,第8次仍然选择站起来。

它并不是一句空洞的鸡汤,从来都不是只要努力了就行,更多的是我们如何洞悉坚毅的路径,帮助孩子找到能够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努力的方向。

成就不会突然从天而至,所有的技能积累都是从最初的“打酱油”开始,所以我们不需要去介意太多,牵着孩子的手,跟孩子一起朝着目标不懈努力、竭尽全力就对了。

萌芽的话

事实上,说到心理学上的研究,我还真的挺滔滔不绝的,真的是很喜欢呢,还有什么比洞悉成功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更有趣的呢?这也许就是我从事这行业并热爱的原因吧

好啦,大家平时生活中是怎么看“推娃”的呢?有一句话是说,最好的推娃是把娃培养成“自推娃”,是不是同样包含着坚毅的意思呢?你怎么看呢,也想听听你在“坚持和放弃”这件事情上,经历了怎么样的故事。互勉啊,咱们明天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