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骨科医生路遥 2019-03-25 17:16:46 关于「太极拳」,一直以来,有两个问题颇有争议: 一个是“太极拳,到底能不能上擂台实战”。尽管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是我这个骨科医生的专业。 而今天,咱们说的是另外一个: “打太极拳,是不是对膝盖不好?”「太极拳」的动作,对于年轻人来说显得过于柔和缓慢,所以这一运动方式的主要受众还是中老年人。而众所周知的是,岁数大点的人,膝盖一般都有点不舒服。因此,坊间“打太极拳会伤膝盖”的声音,让很多热爱太极的中老年人有了心理负担,开始犹豫要不要再继续打下去。#预习你的60岁# 那么,真的是这样么?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今天我就来告诉你这个问题的答案。#辟谣# 1、权威研究揭示真相:太极拳,棒棒哒!喜欢太极拳的,可不只是中国人,很多外国人也非常喜欢,所以国外的医生科学家们也很想搞清楚,打太极拳到底有没有好处,以及有没有什么坏处。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针对“太极拳”的医学研究。我们来看看这些科学研究的结果吧。
2013年的系统评价研究[1]发现:
而2016年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单盲)[2],将“打太极拳(每周2次,连着12周)”与“常规膝关节功能锻炼(每周2次,连着12周)”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关于打太极拳是保护膝盖还是伤膝盖,国际权威的UpToDate临床顾问也给出了同样的推荐(原文截图见下图)。即:
打太极拳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焦虑抑郁[3],对社区中的老年人跌倒有明显预防作用[4]。 此外,2012年2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权威研究发现: 对于轻、中度的“帕金森患者”,一周打2次太极拳坚持打半年,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平衡性稳定性和协调性,而且起改善效果甚至比正规医学康复治疗效果还要好[5]。 2、为什么会有“打太极拳伤膝盖”的说法?任何体育运动,不注意正确的运动方法都可能带来损伤,不只是太极拳,黑锅不能让太极拳来背。 打太极拳,动作虽然缓慢柔和,但是打过的朋友都知道: 太极拳的招式动作中,有许多动作是要下蹲的,蹲下去的角度越大,动作看起来就越好看。但是,与之相应的是下蹲角度越大,关节面承受的压力就越大。所以,很多膝盖不好的老年人如果为了追求动作漂亮而刻意的下蹲过大,甚至出现了不适也忍着疼去蹲,时间久了就可能出问题。 此外,太极拳中有很多单腿站立负重的动作,需要打拳者将重心和全身重量压在一条腿上,这个动作还是具有挑战性的。新手不熟悉,做动作过快,甚至热身活动不够,都可能在这些动作上出现小问题。 而且,太极拳中还有很多旋转身体的动作,这种旋转虽然慢,但是在单腿站立负重,尤其是还下蹲一定角度时旋转,就非常容易让半月板受伤。这对于本身半月板就退化了的中老年人,的确有些风险。 ...... 所以,不难看出,太极拳虽然看起来动作慢好像很简单的样子,但是其实里面是有很多讲究的。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式来打太极拳,或者过度训练,也会像其他体育运动一样发生运动损伤。 只是,这不是太极拳的错。 3、我的建议:
4、综上:(1)权威研究一致认为:“打太极拳”,不仅不伤膝盖,还会改善和保护膝盖。不仅对膝盖好,还能改善身体的平衡性协调性、内心的焦虑抑郁和整体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的一种运动方式。 (2)但是,与其他所有体育运动一样,用错误的动作或训练方式打太极拳,也确实会带来一定损伤风险,这是不容忽视的。 更多有趣有用有料的医学科普知识,欢迎继续关注@骨科医生路遥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