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乾隆高仿都估值1500万?这对仿掐丝珐琅罐你怎么看?

 你我入画 2019-03-26

2019香港春拍将于3.30-4.3日正式开拍,重槌即将敲响之际,对于港地向来最精彩的瓷器品类,大家都知道今年都有哪些好戏连台吗?继我们在前面和大家分享苏富比天民楼藏瓷,北美十面灵璧山居秘藏外,今天还要为大家带来如上视频中这对仿掐丝珐琅彩罐。那么,作为乾隆高仿器,为何专家给予的估值高达千万?它高身价背后都埋藏着什么样的宫中秘史呢?



LOT 3003

清乾隆 仿掐丝珐琅粉彩

荷塘花卉璎珞纹盖罐一对

估价:HK$ 10,000,000-15,000,000

罐高46cm,唇口,短直颈,丰肩圆腹,圈足。拱形盖,盖钮以立体莲花为饰。罐底以描金书「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通体施蓝釉,本器独特之处在于粉彩浮雕技法装饰,仿制出掐丝珐琅状般的立体纹饰效果。肩处饰一圈璎珞纹,腹部主题为荷塘花卉纹,近底饰卷草纹。主体荷花竞相开放,争相斗艳,栩栩如生。造型高贵典雅,制作精细,今成对流传,甚为难得。

下面我们从此对罐的存世数量、来源出处以及装饰工艺等方面,来看看它之珍罕。

事实上,传世仿掐丝珐琅之例并不多见。资料显示,仅日内瓦鲍氏藏家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例。同时,此类仿掐丝珐琅技艺作品,也罕见于拍卖市场,每次出现于拍场,也是备受藏家注目,终以高价成交。这里有两个参考案例,一是2005年5月30日,佳士得香港推出的清乾隆粉彩仿法花连池水禽纹盖罐一对,当时以2420万港币成交;另一例为张宗宪先生旧藏,清乾隆仿掐丝珐琅粉彩寿山福海双龙纹盖瓶,曾于2009年上拍于中国嘉德,以1792万人民币成交。

从其来源出处看,清代乾隆皇帝对明代瓷胎和金属胎掐丝珐琅器非常珍赏,曾经命人分别仿造,以作为御器。故宫博物院珍藏姚文瀚绘《崇庆皇太后万寿图贴落》中所描绘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崇庆皇太后祝寿的画面中,慈宁宫正殿台阶前的供案上就陈设着一对与本对罐十分相似的仿法花盖罐,此品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也来崇庆皇太后大办寿宴的场面和细节图中来看看:

  看见条形桌上的蓝色对罐没?

从装饰上看,类似的装饰技法首见于元代金属器物,明初广为流行,名为「掐丝珐琅」,是将铜丝依图案形状焊于金属器表面,形成一个个小框,然后内外填上各色珐琅,经烘烧后还要把表面磨平,并将铜丝流金,这类掐丝珐琅器多以孔雀绿作地色,也有用钴蓝或白色,甚至偶尔用黄色作地。

而在工艺上,这对盖罐制作精致,设计独特,堪称清代景德镇法花技术登峰造极之作。景德镇御厂以法花装饰瓷器,应该始自明代宣德年间。此技法似乎是山西地区烧造瓷砖的窑场于元代或明初所创,在器身上以泥条推出图案的轮廓,用来分隔各种色泽料,此装饰技法称为「法花」,多以与钴蓝彩或松绿作地色。

另外它的异常珍罕处还在于连盖子皆保存完好。而且还有值得注目之处,其他传世品的地色多为鲜蓝而不透明,此对罐地色是为半透明的蓝彩,非常悦目,蓝彩中还隐见柔和的斑纹,大抵是以小管将蓝彩吹于器面所生的效果。拍品肩部则饰有缨珞纹,整体构图丰富紧凑。罐子足部那一圈卷草纹,即为来自明代法花器。盖钮顶端亦有花瓣作红色、花蕊作松绿的菊花,与足部装饰互相呼应。盖子边沿、罐子口沿与足沿等,亦描上金彩,闪烁生辉。以上种种,专家认定,这对精美绝伦的盖罐,应为清宫特别订制之物。

把玩整器,器型端庄优美,纹饰赏心悦目,可谓满城春色映朝阳,雨后荷花承恩露,美器如斯,惟待识者宝惜。

 

看完如上这件乾隆高仿,你认为今春它能角逐拍场之王吗?事实上,作为当下收藏圈最受欢迎的乾隆出品,今春香港大拍,还有件乾隆款黄地粉彩,也是精巧至极,寓意吉祥,而且来源有序,颇为值得一观,也和大家分享下吧。

Lot 3018

清乾隆 黄地粉彩

描金莲蝠纹镂雕多孔折沿盘一对

估价:HK$ 10,000,000-18,000,000

盘一对,折沿,浅弧腹,圈足外撇。二盘纹饰一致,内外均以黄釉为地,盘心饰几何钻形,内壁环饰四组缠枝莲花纹及蝙蝠纹。四组纹饰环环相扣,形成一幅构图清晰、精致细腻的图案。

折沿处于红地上镂雕48个大小一致的圆孔,并以描金线相系,丝丝入扣。圆孔上下间饰花草纹,用笔工细,设色妍丽。盘外壁与盘心饰纹相呼应,同为四周缠枝莲花纹及几何钻形。足墙施松石绿地,环饰一周花叶纹,足处辅以一圈矾红描金卷云纹。盘底施松石绿釉,中心以矾红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戴維斯(Samuel C. Davis, 1871-1941)

从来源来看,本拍品源自美国收藏家戴维斯,再由其孙女Alita Davis继承,后一直于家族中流传。戴维斯出生于美国圣路易州一个显赫家族,189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于1904年参加美国路易斯安那采购博览会,自此开始接触亚洲艺术品,并收藏中国陶瓷,其中大部分的藏品来自著名古董商卢芹斋。1940年戴维斯逝世后,其藏品中202件瓷器捐赠予圣路易美术馆,另外一部分则捐赠于哈佛大学。

从存世量来看,镂雕工艺的盘子不为多见,翻阅各大公私收藏构,类似镂空折沿大盘仅见数个带嘉庆款之例,带乾隆款或是黄地的例子均极为珍稀。参考徐展堂旧藏一松石绿盘,后捐赠予香港文化博物馆。另一仇焱之旧藏松石绿釉例,曾于2002年售于香港苏富比。一紫地之例1989年售于佳士得纽约。台北故宫博物院另藏一嘉庆黄地之例,著录于《中国历代陶瓷鉴赏.5.清官窑及民窑》,页217。

在工艺上,此对盘堪称精湛绝伦,无一不体现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彰显御窑风范,观之浓郁的宫廷气息扑面而来,妙不可言。除本品以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个仅见的乾隆款镂雕折沿盘,惟该器施以白釉,尺寸较本品小,且未饰有莲蝠纹,整体纹饰偏向于嘉庆年间作品风格。本对盘子甚有可能烧制于乾隆晚期,特意制作予隆皇帝的祝寿礼物,以莲花蝙蝠纹寄予「福寿绵长」的吉祥寓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