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经学:汉代崇尚儒学,有很多大学者在朝为官。因此很重视儒学经典。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学在汉代就发达起来,以致形成了穿凿附会的谶纬之学。西汉末年,经学主要分为“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两类,互相攻击,致使朝政日非。 东汉章帝开了个“白虎观会议”之后,古文经学占了上风,谶纬之学才有所收敛,但无论“古文”还是“今文”,经学都是偏离了儒家学说的主旨而将“天人感应”无限夸大的虚妄学说。 唐乌龟:首先要解释什么是“乌龟”,传说乌龟与蛇杂交,所以“乌龟”就成了“戴绿帽子”的别称了。蔡东藩认为,唐朝从建立之初就与宫廷丑闻联系紧密,并贯穿始终。例如,唐高祖所以晋阳起兵是因为糊里糊涂地“玷污”了隋炀帝的两个妃子;李世民登基之前,曾占了李元吉遗孀的便宜;武才人背着唐太宗向太子李治献殷勤,这才有了后来的武则天;至于唐玄宗霸占自己儿子的妃子杨玉环的故事就更是家喻户晓了……蔡东藩认为,唐朝的“乌龟”丑闻是唐朝一系列政局变动的重要原因。 元糊涂:指的是元朝人分四等的野蛮政策。 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 等是色目人(色目一词唐代已有,是各色各样之意,包括我国西 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到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 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以及宋金对 峙中四川地区的汉族);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灭亡后南方的汉 族和其他民族)。它们基本上按照蒙古征服的顺序排列的,征服的早的地区,当地人的地位高。金的灭亡比较晚,所以金国人也就是汉人,地位比较低。最晚征服的南宋地位更低,南宋人也就是南人地位最低。这四等人在法律上的地位,政治上的待遇和经济负担,都有不同的规定。如在法律上规定蒙古色目和汉 清邋遢:清朝就不多说了,近代的百年屈辱史已经够邋遢了。指的是近代清政府丧权辱国,与列强勾结的丑态。 |
|